雕塑金門新文化﹐從過年開始
離開金門三十多年來,農曆過年,想像多於實際。也就是說,過年成了一種想像、一種回憶:想像金門兒時過年的美;回憶金門童年過年的好。傳統的年,比現今的,要過得濃郁有味多了。但我常想(願不只是夢想):過年,應該添點與時俱進的新意!
以金門為例,在歷久彌新的傳統過年習俗與儀式上,應該可以,推陳出新地,適時賦予些許過年的現代感。可以想到的,有E化的過年,如:由金門縣政府主持,架設一網頁,向全球金門人拜年,也請有興趣者,在網路上留言,藉此機會,全球金門人,彼此拜年,彼此聯誼。視情況,可考慮開放視訊(conferencing),兩點間設有攝影機,就可在網路上彼此晤談了。當然,金門縣政府可藉此機緣,文宣自己一年來之創舉與成果,也可以畫出未來一年欲拓展的願景大餅。
又如:環保意識可帶入金門的過年。鞭炮,不再用會傷人的炮竹,而是,播放CD或DVD,聲音持久,環境乾淨。紙錢,不再用燒的,而是,用網路銀行。金門生態之旅,於春節期間,大力倡舉,吸引島內、國內與全球人們之觀光。金門應藉此將生態保育之成果與心血,與世人分享。每年,金門環保與生態保育,於過年時,檢省一遍:哪些不足?哪些該加油?
最可貴的,過年能具有金門的特色。金門有何特色?如何融入過年中?金門的特色可多著呢!有形的,如:世界馳名的高粱酒、閩式建築、軍事碉堡與建築、自然景觀、特產(貢糖、麵線、海蚵等)等。無形的,如:金門島嶼熱情與獨立自主的人民氣質、軍事與國防歷史背景所孕育的特有文化、金門傳統以來所沿襲的許多美德(勤儉、樸實、刻苦、耐勞等)等。
過年最崇高的意義之一,應將前述金門的有形與無形的特色,融入過年的情境中。表現的方式,可以創新、創意:動靜皆宜;影音齊備;團聚或個別拜年;競賽或聯誼;可歌可舞;表演或展覽等。以高粱酒來說,可研發類似紅酒養生美顏的產品,於過年推廣,舉辦系列飲酒養生的活動。同樣地,戰地的碉堡,在過年,可舉行一連串的軍事遊戲,如漆彈。金門的歷史,編成謎語,演成戲,唱成歌,跳成舞。反正金門的過年,可以很鮮活、很別開生面!也很金門!
簡單說,過年最大的意義,最好能為金門注入一股年新又新的新文化。金門的文化,是一股綿綿不絕的活水,靠的是,你我不停地、不吝地,匯入一涓涓一滴滴不斷流的創意活水。讓我們從過年開始,為金門注入滾滾新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