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職免試入學之我見
今年度開始,金門地區也開始試辦高中職免試入學,高中職免試入學方案係教育部基於國中基測實施迄今雖已近十年,但是各種多元管道仍以國中基測量尺分數作為分發篩選之重要依據,多元能力評量參採比重偏低,國中學生升學競爭壓力未得紓減,學生未能適性選擇高中職就學等問題,原來期以國中基測作為入學門檻,申請入學導引適性分流,多元管道實現多元選才等理念,未能完全體現,為能給予每位學生優質的教育環境,多元適性的發展。因此,以漸進彈性、因地制宜等原則,穩健逐步調整多元入學方案,建立適合各地區國中學生的升學方式。其次是教育部為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的終極目標,遂以逐年提高免試入學比率的方式,來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的全面實施。
紓緩學生升學考試壓力、發展學校辦學特色、全面關照不同地區學生,縮短城鄉教育落差,高中職免試入學立意雖佳,但地區今年度這項擴大試辦高中職免試入學,由於籌備匆促,在整個方案的擬定和討論,也有不夠周全的地方,像金門高中給國中每班三個免試入學的名額,不論每班人數多少,均是三個名額,對一些班級人數較少的學校當然有利,但對一些班級人數較多的學校如:城中,就有些不公,因為城中每班人數多達三十二、三人,而其他學校每班人數廿餘人,卻同樣給予三個名額,這是齊頭式的平等,而非立足點的平等,此一現象雖迭經城中的行政、教師會和家長會代表在多次的會議中反映,仍然無法改變既定的事實,雖然主辦單位強調明年會再檢討改進,但是一項制度的建立,如果剛開始無法樹立公平公正可長可久的的規則,恐怕以後會招致家長抗議;另外除了每班三位高中名額,高職則給每兩班十一個名額,這樣平均每班就有約八個人,若在三月底前錄取後報到就形同提前畢業,當然理論上來說,申請到免試入學的同學,也必須讀完國三下學期所有課程才能畢業。但人性總是好逸惡勞,容易鬆懈,如果要這些篤定可進入高中或高職的同學,要和要拚基測的同學一起保持高度的備戰狀態,一起考複考、模擬考,不僅困難,而且也易造成國三老師在教學和管理上的困擾。因此教育當局和學校應及早擬定對策,讓這些已篤定上高中、高職的學生,除了和班上考基測的同學一起上三下的正常課程之外,特別在國三課程上完之後到第一次基測之前,國中有無可能為這些學生安排一些服務課程、技藝學習,甚至英檢訓練班,以彌補他們的學習空窗期,或是高中職是否有可能開一些銜接性質的先修或預修課程,讓這些學生預先體驗高中職的學習生活,為未來的學習生涯作好準備?近幾年從大學到高中職多元入學方式的實施,的確讓教育的進路產生了百花齊放、多采多姿的景象,學生的生涯進路也多了很多機會,但誠如一位高中家長所言:現在這種多元入學方式因為要錯開,而產生較長的辦理期程,無形中也壓縮了學生學習的期程和內容,如不好好處理,對我國中學生和大學生的素質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這是整個地區教育當局、學校和家長不得不正視和集思廣益、設法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