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知識的偏見

發布日期:
作者: 周志強。
點閱率:1,038
字型大小:

學習科學已經數十年了,主要是因為自己的興趣使然,爾後則越鑽越深進入所謂的研究階段。尋找相關的主題然後進行系統性的實驗證明,完成符合邏輯性的結果且被客觀的審查之後,成為一篇篇為國際期刊所接受論文。而論文的數目以及其被引用的次數則成了個人研究成績的客觀評鑑,也是每一年申請計畫的業績參考,這個流程是今日研究者的標準作業程序。研究者對於自己的領域至少是熟稔的,且其所延伸出去的廣度則因人而異。然而在學術界沉浮已經多年的日子,也讓我見識到專業的另一面也意味著一種「執念」。
但綜觀這些年來因媒體、網路的快速發展,當下的世界資訊橫溢。你我在接收這些雜亂無章法的資訊之後,最後則在自己的認知意識裡堆疊成零碎的知識。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事件,判斷是非與選擇應對的方法於是有了基礎。只不過大部分的情況是:這些擷取衡量的標準都來自隨機的採用,特別是受到情緒左右佔了主要的因素。畢竟現代人太忙了(至少大部分的人是如此的認定),忙到無法重整自己的思緒、沉澱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判斷、決策是出自於中心思想與理性的分析和思索。
社會上有人關心經濟發展、環境保育、教育治安問題等,於是乎產生了許多不同的主張,亦形成相同或迥異的立場。舉例來說,最近被部分媒體炒作的金門大橋議題。大多數的居民基於生活的需求而贊成興建,但也有事不關己的媒體以經濟效益包裹統獨議題提出了反對意見。當然,在我進行這樣的闡述之後,表示了我對於這些人士怎有了既定的判斷標準,或許可稱為「知識的偏見」。無論是習慣性也好或是利益使然也罷,每個獨立的人格都會有自己的偏見,並且引導我們進行抉擇。
英國曾經有這樣一個有獎徵答:「如果在熱氣球上搭載了三個攸關人類生存的科學家:一個是能解決環境惡化的環保學家、一個是解決能源問題的核能學家、最後一個則是能解決糧荒的農學家,但是必須犧牲其中一位,方能讓熱氣球維持運作,讀者會如何選擇呢?」結果公布卻是一位小男孩得到了獎賞,而其答案則是:「最胖的人。」因為唯有將熱氣球的負載降至最低,才能確保另外兩人的生存機會。大多數的人會執著三人的身分與分析其可能貢獻,而忽略了根本的問題,而做了不能解決問題的決定。
筆者常常自我省思:現代人辛苦工作的目的為何?是人追求經濟發展的目的又為何?那麼金門尋求發展之目的何在?無非是為了安定的生活。我們能否時時的檢視自己的所作所為沒有背離初衷?而不被一些口號或似是而非的片面資訊所左右呢?個人如此、引領金門未來的執政者則更該然。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