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熱熱鬧鬧迎城隍

發布日期:
作者: 施志勝。
點閱率:871

農曆四月十二日迎城隍是浯島每年宗教、民俗活動的盛事。近年來,在官方配合文化創意與觀光產業輔導政策,以及廟方與其他社團努力經營下,已然從傳統的廟會活動,發展成富有教育文化、民俗信仰、觀光旅遊、民間藝術等多樣化和多重意義的重要活動,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是具有在地特色的宗教文化。
今年是浯島城隍遷治三三○週年紀念,以「二○一○金門迎城隍」為主題名稱的系列活動,於五月八日晚,由李沃士縣長主持鳴鼓拉開序幕,熱鬧開鑼;金城鎮主辦的「城心感動迎城隍文化展」系列活動亦次第展開。李縣長更卯足了勁,跨海赴台辦理「金門迎城隍,縣長送佛帖」記者會,廣邀世界遊客及客居台灣的鄉親共襄盛舉,來「逗鬧熱」。
「金門迎城隍」這項傳統活動要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必須推向台灣,走向對岸,邁向世界。看看台灣三月瘋媽祖的盛況,大小媽祖廟都各具巧思,各有特色。尤其是,台中大甲鎮瀾宮如何將民間信仰活動轉化為具有文化創意與經濟產值的過程,引人好奇,許多媽祖信仰文化研究者聚焦在這座外觀不十分起眼的小廟,探索著鎮瀾宮創造的傳奇。
鎮瀾宮傳奇,相當程度受益於台灣的自由化與民主化。觀察其「發跡」的軌跡發現,該宮管理領導層採取了堅持傳統與挑戰傳統兩條軸線平行發展的策略,終於闖出一片天。就堅持傳統言,鎮瀾宮的遶境進香,八天七夜(今年是九天八夜),來回約三百公里路程,都堅持以步行的傳統來維護進香的神聖性,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也是台灣宗教活動的盛事。
在挑戰傳統方面,該宮幾度變革已改變了爐主、頭家負責主持進香的成例,由廟方組成的管理委員會、現在的鎮瀾宮財團法人董事會管理,他們將寺廟當作事業體,用現代化企業管理和行銷方式經營,以創新和冒險精神大膽決策,例子很多,略舉二端。一是挑戰政治禁忌,在一九八七年政策未開放前,由董事長王金爐率董監事十七人,使用觀光名義,借道日本轉赴大陸湄洲參加媽祖成道一千年紀念活動,請回媽祖神像、香爐、印信,儼如湄洲祖廟在台灣的代言人。其次,鎮瀾宮於一九八八年與北港朝天宮爆發北港進香是分靈子廟「回娘家」的爭議,雙方共識不足,鎮瀾宮領導群決定停辦了行之有年的北港進香、刈火,改道至新港奉天宮遶境進香、為媽祖祝壽。鎮瀾宮的領導群經營有成,2001年組織了「台灣媽祖聯誼會」,致力於兩岸交流及媽祖相關創意產業的發展,成為台灣媽祖廟主要領導者之一,其中,他們與大陸祖廟的連結,是頗為關鍵的因素。
「金門迎城隍」要邁向世界,連結大陸的這一部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有賴主其事者創新思維,掌握兩岸宗教交流的有利發展契機,開發宗教文化的相關產業。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