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一百四十年來的頭一遭

發布日期:
作者: 江柏煒。
點閱率:859
字型大小:

日前,友人自新加坡電郵告知,新加坡金門會館今年修改章程,除了選出35位董事之外,另外可以委任3-4位董事。祖籍湖下的楊素美(會館文教部副主任)被委任為董事,成了會館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董事。
今年是新加坡金門會館倡議籌建的140週年慶,剛剛在三月份舉辦過恩主公神誕祭祀及一系列慶祝活動。這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宗鄉會館,走過英殖民地、日軍佔領及戰後獨立建國時期,總能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潮流,成為眾多新加坡華人社團中舉足輕重的一員。
回顧歷史,1870年一群南渡新加坡經商有成、祖籍金門的鄉賢倡議興建祠廟,並做為聯絡鄉情、互助團結的會所。經過六年的籌備,1876年以「浯江孚濟廟」之名正式成立,擇牛車水士敏街49號及51號二層雙進店屋,一樓中堂主祀分香自金門的聖侯恩主陳淵及其夫人神像,期能庇佑遠渡商旅;後殿供奉福德正神;樓上則預立鄉賢祿位,以配享祀。由李連排、黃英偉、楊振都、洪文聰、吳仲鍾、陳清泰(陳泰)、黃良川、黃超和等人出任大董事,李仕撻擔任大總理。
當時,新加坡已有不少經商致富的金門人,經濟實力不容忽視,但他們多數在福建幫既有的組織中沒有顯著的地位,加上已有次級地緣社群組織鄉團的風氣,如南安人、永春人、長泰人的會館,刺激了這群商人對於自組團體、提高社會地位的心理需求,鄉團因此應運而生。
民國之後,新加坡鄉團對於家鄉的挹注,不遺餘力。例如,1913年黃安基繼任浯江孚濟廟及金門公司總理。他與副總理陳芳歲結合了金門本地商紳林乃斌等123人聯名電呈福建巡按使許世英,請願金門設立縣治。經許世英咨陳當時北洋政府內務部,於1915年4月9日正式成立縣治。這些海外僑領對於家鄉公共事務的關注,立下了極佳的典範,也使得後繼者將金門的公益事業視為己任,舉凡交通運輸、教育事業、實業發展等現代化社會工程的推動,均可看到華僑及其僑匯資金的作用。
一個以男性商人階層為主的鄉團,在成立140週年之際,選出一位委任女董事,無疑是新的里程碑。楊素美女士,任職新加坡國立大學,個性謙和、學養俱優。近幾年我們赴新加坡進行會館研究時,她與張家傑(英國德倫大學博士生)總是抽空領著我們在已然現代化的新加坡都市裡尋找金門人的歷史足跡,從咖啡山(福建義山)的王三龍父子夫婦墓園、三龍路、金門路(Quemoy Rd.)到陳清吉創建的金門園。而平日她也經常與文教部主任寒川一起舉辦金門講座,或邀人演講,或放映影片,總是希望讓更多的人知道金門歷史文化的重要性。另外,她也協助製作新加坡金門會館的網頁,嘗試吸引年輕族群來到會館活動。
做為一個敏銳的觀察家,她經常出國自助旅行,並寫下一些想法。我知道她曾經數次自新加坡返金,乘坐觀光公車、入住古厝民宿。然後在會館通訊上撰文推薦,大大讚揚這些極具國際吸引力的地方特色。她期待有一天金門能成為國際觀光島嶼。
今日,新加坡經濟繁榮、國富民安,昔日宗鄉會館照顧新僑、彼此互助的歷史角色已然淡化,而鄉土文化應是會館永遠的根,也是一個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謹以本文,再次祝賀新加坡金門會館140週年的大日子,也祝賀會館選出一位文化人、女董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