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牧場
如果拋開時間因素,每個人依循著他所嚮往的生活方式,以最優雅閒適的步調慢慢慢慢的一路走著;從年少到成熟到中壯到老邁,期間穿梭過包含求學、事業、交遊、旅行、愛情、婚姻、家庭、子女、安頓、養老等等必經的步棧,人的一生大致如此。至於能否把生命這一齣大戲上演得風光旖旎、精采繽紛,正是際遇因緣、各有山水境地之異。
一回,在台北城的下午茶聚時,牧羊女邀請我替她設計一組工作之外的名片,要優雅要有文藝氣息……總是如此,她毫不遮掩的坦率與直性子成了我們這一票金門幫的大姊頭。我於是依著牧羊女之名聯想,替名片取了「北方牧場」的封號。以金門家鄉為緯,像我們這樣少年離家在台北落腳客居的為數不少,台北地理位置遠遠北於金門海島,所以有了北方的概念,至於牧羊女當然不能沒有屬於自己的一方牧場,耕耘文字、種植夢想。本以為有朝一日,當會成為她的新書書名,後來倒先成了她在「金門日報.浯江副刊」的專欄名稱。
其實,早在三十年前的海島家鄉我們已經結識,那還是一切都清貧未開的緊肅時代,一切都簡單而無所謂的歲月。沒有人知道未來是什麼,也沒有人在意;明天、或者明天的明天,像我們這樣一座封閉的島嶼能有什麼新的變化,真的,沒有人在意。
牧羊女風華初綻的時候,我還只是剃著光頭在小島上四處晃蕩的小男生,對於今天之後毫無概念或任何想法。每天除了課堂、田園,大部分可以選擇的空檔,我喜歡待在學校旁邊的金寧鄉民眾服務站,那裡有一些變化不大的書架、報紙雜誌,大約一直維持著一個禮拜前的報紙以及至少超過兩個月以上的過期軍方雜誌。一向如此,只要有新來的報紙或刊物,那肯定是充實而飽滿的一日,哪怕是大考來臨也不例外。印象裡至少有過兩三次被導師翁炳賜逮個正著的記錄,不過他也沒多說什麼,只問我功課準備好了嗎?要考試了應該回家唸書哦,然後接過我手上的報紙。
牧羊女偶爾會來我盤山的老家串串門子,她和二姐頗有些交情,她們唸初中時期,校方一度借用村子裡的宗祠當臨時教室,離咱家近,常在下課或放學時,一群女生孜孜咂咂跑家裡來串串門子。都是這樣,逛完這家再逛別人家,青春無敵少女,阿兵哥看了猛吹口哨的那年代。
她是一位樂觀、心直口快的真性情女子。經歷過事業、婚姻、家庭的辛勤耕耘之後、正盡興的享受眼前生活裡美好的收割時光。貼近她這樣年歲該坐擁的高階主管大位,擁有屬於自己的辦公室,工作就在交際應酬、下午茶、書店館子之間穿織,空前理想的階段。兩位英挺俊俏的公子無論在學識及事業崗位上都卓然有成,正因如此,牧羊女才有這般從容的心情與時間書寫文章。
一度,她曾猶豫於文字書寫的體裁與屬性,懷疑這時期的文字是否已經失去彼時少年牧羊女式的風格,閒談之間,感覺得出她把書寫排除在生活之外的邊界,可有可無。可能是生活裡最沮喪的時刻或者結束一次愉快的旅行或聚會之後靈感驟湧的片刻激情。
我常常為她敲邊鼓,我猜多多少少鼓動了她的某些神經線,激發了她書寫的動力。算起來,於寫作的資歷她是前輩,但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她奮進於事業領域的拓展,有了卓然傲人的成就,卻疏漏了這一方靜默深沈的板塊之耕耘。但我知道,對於家鄉,我們不約而同都懷抱著一份莫名的榮光與歸屬感,覺得沒有善盡一份心力,真是愧對我們經歷過的那些時代及島嶼,加上好朋友楊樹清的牽線推手,鼓舞了大夥為金門家鄉的報紙副刊書寫文字,於是在半百之年,串成一道充滿思鄉情懷的筆耕路,也因此熱絡了一大夥久違的老同鄉,常找機會小聚閒聊或交流意見。
牧羊女常說:「我既不靠寫作為生,也沒有想要成為作家的大夢,就隨性隨情,想到哪寫到哪,這樣的生活才有趣,也才是我的風格。」階段性的牧羊女正如此的經營著她的中年期生涯,大膽預測,也許不出兩年,她的下一部新著就會繼續飄揚搖曳,揚起一片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