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忠孝難兩全節義繫人間

發布日期:
作者: 陳延宗。
點閱率:1,025

自古男兒志在四方,現代青年為求發展,負笈他鄉是常有的事,不論是否踏上軍旅,都會面臨「忠全難兩全」問題,特別是許多青年懷著愧對父母的心下部隊去,總是耿耿於懷,僅能利用短暫假期回家探眷。
軍校畢業後,正是「立業、成家」的開始,前者是軍旅生涯正式開始,後者則印證著有情人終成眷屬。對於學長們而言,能夠娶個好媳婦,實在是上天最大的恩賜,在賢內助全力支持下,既無後顧之憂,得以專心奮鬥,勇往直前。
傳統社會裡常見三代同堂,年輕人婚後常會與父母同住。對於許多學長而言,莫不希望婚後,老婆事奉公婆能夠如同自己父母一樣,祇是人的情感偶而會短路,並非每個作妻子的都如是想。對於軍人而言,老婆同意與公婆住在一起,實在是比升官還欣慰,真的是幾世修來的福氣。
對於許多家庭而言,反對女兒嫁給軍人主要是怕女兒跟著吃苦,殊不知,實則多了一個兒子。現代年輕人結婚生子,為節省開銷,莫不希望父母能幫助帶孩子,軍人老婆雖不願意與公婆同住,回娘家住的比率相對提高,軍人老公對於岳父母侍奉如親,有些女婿甚至比親兒子還孝順,讓老人家如同多一個兒子。
婚後,學長們或因駐外島服務,或其他因素,同意老婆回娘家居住者不少,女兒與媽媽總較貼心,對於任務繁重,難得休假返家的革命軍人而言,妻小有岳父母的陪伴也較放心。魏學長家住台北,人在馬祖,老婆懷了頭胎,坐完月子後,即搬回新竹娘家與父母同住,緊張年代裡,妻子的安全讓他沒有額外的負擔。
徐學長父母行動不便,一直希望娶個老婆能幫忙照顧老人家,每當帶著交往成熟的女朋友回家探望雙親後,女孩子從此不再踏入徐府是常見的結果。王學長結婚前夕,父親中風住院,並成為植物人,準新娘要求婚後兩人要住在外頭,否則,一刀兩斷,「人生抉擇」最難的莫過於此。
早期有些軍官,部隊調那裡,家就遷到那裡,十足遊牧民族味道,隨著父親職務調動與搬家,小朋友常換學校,同時也交到許多新同學,頗為有趣。部隊裡的老芋仔,最為思念的該是留在大陸老家的父母或妻小,「每逢佳節倍思親」,想念了五六十年還一直在想,有些人緊緊的把這個人世間最後的希望帶到天國去。
孤兒院長大的劉學長,官校期間與李學長情同手足,假日常到高雄李府作客,李伯伯等都視如己出,劉學長對待老人家亦如雙親,娶了老婆後,媳婦對待老人家亦以禮侍奉,小孫子先出世,也讓李伯伯提前享有含飴弄孫之樂,直到兩年前兩老相繼離世後,一直如此。
張學長與洪學長是幼年好友,相約考進陸軍官校預備班,添加著革命情感,在軍旅生涯中不時相互勉勵,大夥各自結婚後,兩個小家庭常會利用空檔聚會,同時,不論誰休假返鄉,對於彼此父母都會同時探望,張學長在演習中因故身亡,洪學長對於張府一家人亦是如昔的關懷。
軍旅生涯乃在維護一國一家的安全,不論是治國者或齊家者,背後都有偉大女性支持著。每個軍人生命中至少有兩個重要女性,老母親養育他的前半生,牽手照顧他下半輩子,新娘子若懂得事奉公婆,發揮女性美德,更可填補老公忠孝難兩全的缺憾。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