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日本長崎的金門人

發布日期:
作者: 江柏煒。
點閱率:2,015

2011年2月下旬,我與金門大學兩位教師袁興言、陳書毅赴日本長崎拜訪泰益號的後人──陳東華董事長。
東華先生是金門新頭陳氏僑居日本的第四代,目前在長崎新地町經營日航酒店(Hotel JAL),經商有成;他又是長崎福建會館的主席,在當地的華人社會素孚眾望。我們的到來,是為了探尋早期僑居日本的閩南人足跡,而東華先生除了是位成功的企業家外,還是一位守護華人傳統、家族歷史的民間學者,在他的引導下,我們嘗試了解長崎的華人社會。
東華先生的曾祖父陳發興(1840-1908),1864年東渡長崎,加入由7位福建商人共同出資的貿易商號泰昌號(創建於1861年),1878年接替陳明達、黃信候、蕭仰齋等人出任號主,並任福建會館會長,1897年曾主持福建會館天后宮的修建,貢獻甚多。泰昌號的貿易網絡橫跨當時清國的上海、煙台、天津、營口、英屬香港、東南亞各地、俄羅斯海參崴等,貿易產品包括有海產、茶葉、藥品(輸出)及棉花、砂糖、豆類(輸入)等。極盛時期,還以特許船隻往來於長崎與上海之間。
1901年陳發興成立家族的商號──泰益號。1903年,高齡的陳發興將泰益號交給長子陳世望(1869-1940),歸老金門、頤養天年。在泰昌號的貿易基礎下,世望與他原籍日本的弟弟陳世科(1875-1952)進一步開創了泰益號的輝煌時代,不論是長崎本店或神戶支店,生意更加擴大。甚至辦起了神戶泰益商報,將貿易商品的價格登載於上。世望先生繼承了父親熱心公益之職志,於1912-1940年間擔任福建會館代表、長崎華商商務總會會長、長崎「華僑時中小學校」董事長、福濟寺檀家總代表(檀家是日本佛教維繫寺院與信徒關係的制度,自江戶時代流傳迄今,每戶人家必須向一間寺院登記戶籍,並載入出生、死亡、婚姻、職業、旅行、地址等資料,檀家制度保證每一間寺院都有屬於自己的檀徒──俗家弟子,並得到檀徒固定的供養)等職位。可以這麼說,在二次大戰前,金門新頭陳家是長崎華人社會擁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除了事業有成的家族之外,其實更多僑居海外的移民是沒沒無聞的。他們失敗的人生使其愧於與故鄉親人聯繫,小小的墓碑是他們客死異鄉最後的註腳。在東華先生的引介下,我們冒著低溫二、三度的春雨來到長崎福濟寺,找尋17-19世紀金門人的足跡。當年,中國、日本海禁俱在,這一批又一批的閩南青年冒著背棄祖宗廬墓、覓利海外的指責,在來往於寧波與長崎的船隻上工作。他們的身後事,一部分是安葬於唐人寺院之一的福濟寺。
福濟寺是1628年應長崎閩南人之邀、由出身漳州的僧人覺悔禪師攜弟子了然、覺意所創建,初為一座供奉媽祖的小庵,1649年,福濟寺請來福建紫雲山開元寺住持薀謙戒王完重新開山,使其發展成長崎最大伽藍,並命名為分紫山福濟寺。福濟寺受到當時地位崇高的唐大通事潁川藤左衛門(華文名陳道隆,父親陳一為漳州龍溪人,明末醫官,避禍至九州南部薩摩,在藩主島津家任侍醫)的施捨,方能迅速茁壯。
受到長崎原爆的影響,福濟寺後山上的墓園部分受到波及。戰後,寺方將僅存唐人墓碑收集起來,排列於山上一處名為「照俱會」的公共墓園內。我們在那裡339座墓碑中找到44座昔日金門船員的墓碑,包括汶水、蔡厝、田墩、盤山、後浦等地出身者。其餘墓碑則多為同安、晉江、海澄、馬巷、廈門等地的人,還有一小部分是鎮江府、廣東、江蘇人。在那些斑駁、風化的墓碑中,隱藏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值得我們進一步考掘。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