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更需要查賄冠軍

發布日期:
作者: 羅德水。
點閱率:774

法務部日前公布一波檢察首長人事異動,其中,查賄績效最優的高雄地檢署檢察長邢泰釗「調升」金門高分檢檢察長,引起各界關注與討論。
雖然法務部表示調動是肯定邢檢查賄績效,沒有「政治力介入」情事,事件當事人邢泰釗檢察官也表示「對於任何職務,都全力以赴」的態度,但原本立場各異的各家媒體此番卻口徑一致地抨擊這樣的人事安排,甚至以「明升暗降」、「發配邊疆」、「殺雞儆猴」等嚴詞批判,檢察官協會、檢察官改革協會也不約而同強調,逼迫查賄有功的檢察長下台,反而會激起全國檢察官的怒火,宣誓在明年立委、總統選舉期間,更加強力徹底查賄,換邢換不掉全體檢察官查賄決心,他們會用行動向社會證明,在政治力面前,檢察官絕對不會低頭。
我們以為,檢察官肩負查賄重任,值此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前夕的敏感時刻,檢察官的調動尤其動見觀瞻,法務部確有必要謹慎為之。話說回來,將在高雄地檢署任內查賄績效卓著的邢泰釗調往賄選風氣盛行的金門,或許難免被批評為「非常規」調動,惟就功能性而言,倒也不失為一項有效的人事安排。
長期以來,金門的公職選舉始終擺脫不了賄選陰影,嚴重影響金門的民主政治發展,要肅清選風、建立廉能政治,當然取決於選民的自覺,然而,賄選也者,大抵由候選人及其樁腳所發動,而候選人之所以甘冒風險,要非賄選確實大大有助於提升當選機率,更關鍵的原因,恐怕是現行查賄機制顯然不足以嚇阻有意買票的候選人,準此如何從源頭杜絕賄選,金門確實需要更為強而有力的查賄機關,以期從源頭有效嚇阻這些意圖以買票傷害金門民主的不肖人士。
我們多次指出,賄選不僅是民主毒瘤,更是所有金門人的恥辱,過去幾年,地區因賄選案遭起訴、判刑、甚至因此解除公職者,確實不乏其例,但離澄清金門選風,恐怕也尚有一段差距,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上,查賄不遺餘力且贏得各界肯定的邢泰釗調任金門高分檢,或許不失為建立金門乾淨選風的契機。
至於那些為邢檢調動案抱不平,甚至誓言加緊查賄、不願成為政治工具的檢察官,吾人也願意寄予高度的祝福,如果此次「非常規」調動檢察官事件,真能因此減少各地賄選,倒也是功德一件,屆時社會可就得重新評價法務部的動機了。
查察賄選、掃除黑金,本係國家賦予檢察官之嚴肅使命,在社會輿論殷切期待司法人員獨立行使職權的此刻,光是抗議調動不符常規,不足以提升整體檢察體系形象,檢察官要贏得民眾信任與輿論支持,還須以具體作為摘奸發伏、伸張正義,以重拾國人對司法人員的信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