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勾起鄉愁味蕾的一本書

發布日期:
作者: 陳亞馨。
點閱率:908

姊妹倆都愛吃家鄉菜,經常是憑著記憶中殘留的味蕾印象,去拼湊出一道道家鄉口味的菜餚,譬如「七餅」、「宴菜」、「點心麵」、「封肉」等等,幸好兩人的丈夫又都是同鄉,經過大家的品頭論足,通常也能找回七八成的道地口味,只是在揣摩中試驗的火候,經常是添來減去的不穩定狀態,如今,有了這一本「島嶼食事」來當參考書,可就便當多了,久遠的模糊印象,一個個鮮明了起來,滾雪球似的記憶,隨著這些菜名在翻騰絞動,沉重的鄉愁,隨著這本書,一起挑起遙遠的鄉思。
小時候,勾起味蕾的除了拜拜時才吃得到的「蚵仔炸」之外,就是家有「人客」才吃得到的「點心麵」了,人客一般都是遠道而來,不管早晚,待客之道都是先奉上一杯茶,母親就會下廚煮一大碗公的蚵仔麵,最上一層是肉片,下一層是白花花的肥蚵,再下一層才是條條分明的麵條,端上桌之前再撒上一點蔥頭油,香噴四溢的端出來,直叫在一旁的我等流口水,在那物質嚴重缺乏的年代,一碗公的點心麵可是難得一吃的珍饈,懂禮數的人客一般都會留下一半以饗眾小孩分食,這麼鮮美的記憶,想必年齡相仿者都有印象才是。
「麵茶」也是寒冬颯颯時一道極為美味的甜點,上山耕作或是下海捕魚前,母親都會泡一碗公的「麵茶」給父親暖暖胃,用豬油與紅蔥頭拌炒過的麵茶淋上熱開水,散發出來的熱氣和香氣,真是無法形容的美味,母親去世後,再也不曾嚐過乾吃濕吃都很香的麵茶真味,如同紅龜粿、發粿一般,在市場上買到的商品永遠不及當年印象,不知是味蕾的執著或是鄉愁作崇啊?
「七餅」是姊妹倆自認為最得母親真傳的一道菜,只要買得到潤餅皮,順手拈來的豆腐干、肉絲及各色蔬菜、精刀細切之後,怎麼配炒都能炒出濃濃家鄉味,若能得以家鄉石蚵,那更是道地的家鄉味「七餅」,每做一次,總會盡可能菜色俱全的吃個三兩天,因為這是唯一的一道全家人都喜愛的金門菜,而只有家鄉石蚵、地瓜粉才能呈現道地口味的蚵仔煎,蚵仔湯更是可遇不可求的餐桌珍饈,若非天時地利亦不可得的肥蚵,往往失之交臂在不是時節的悵惘裡黯然喟嘆著。
至於「宴菜」這一道宴席菜,還真是百試不得其「味」,幸得「島嶼食事」以文圖並茂的方式再現「館棧」辦桌私房手藝,細列食材詳敘刀工火候與做法,一道一道地臨其席如聞其香如啖其味,一篇讀完,竟能稍解鄉愁聊勝於無的自嘲一番,下回以書照表操課,看姊妹們誰能再現家鄉菜的真味,有了此書做為依據,吾等必能事半功倍爾!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