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人才在角落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維民。
點閱率:756

寧中45歲生日,有兩位校友參與校慶活動,值得一記,感謝於他們惦念一份情誼,儘管畢業多年,母校一召喚,他們都願意付出,以寧中為榮,而我尤其感佩他們手底真功夫。
徐心富校友,是寧中第2屆畢業,榜林村人,土名「番也」,我不知名稱由來,也許因為他高頭大馬、身材魁武、個性敦厚樸實,因此有此名,他國中畢業即赴台升學,後來從軍報國,就讀政治作戰學校藝術系,官拜到上校退役,亦文亦武。
他善畫也寫詩,畫畫落筆俐落,大方大款,色彩豐富,濃墨飛痕,都給人一份瀟灑的印象,從畫想人,他應該屬於有個性、曠達豪邁的一號人物。
他的畫,頗具鄉土情,擅長取材金門的地景地物,比如古厝、風獅爺、老農、高粱、地瓜田、大海、鸕鶿、麻雀、喜鵲,甚至母雞、青蛙這些畫題,都很熟悉,很容易引起共鳴,或是輕描淡寫素描一些和尚唸經,龍年畫,都自有一番趣味,算是鄉土畫家中取材豐富、畫風精道的一位。
他也寫詩,朗誦起詩文,時而聲如洪鐘,時而細針墜地,高低錯落,虛實起伏,加上豐富的肢體語言,很容易吸引觀眾屏息聆聽,然後以洩洪的掌聲收場,算是一絕,我甚佩服。
李自長校友,是寧中第21屆畢業,古寧頭人,目前在湖中任職,他平時少穿梭於金門藝界,因此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位玩仙人掌的能家,他的仙人掌,大如臉盆小如湯圓,形形色色,千姿百態,叫人眼花撩亂,目不暇接,叫人眼睛停格,嘴巴不斷說讚,不知仙人掌竟如此多嬌。
李自長培育仙人掌,不惜鉅資,跨山越海,到處尋找苗圃新客,對仙人掌他晨昏定省,他的仙人掌品種達到千盆,他愛護仙人掌,以青春伴隨,隨著雨露的潤澤化育,好不容易長出薄如蟬翼的花心,等待就是一種喜悅,一種成就,他的潛透,讓我領略到一份雖非職業,卻十分專業的修養功夫。
兩位校友,一位受過學院教育,一位自學達人,在不同藝術領域,各領風騷,都是十足的在地藝術人才。
他們的藝術本領是有相當水平的,是可以賣錢的,只是在以價格決定價值的藝術市場上,他們不夠有名,又缺少人為的哄抬,因此只能以「興趣」來經手他們的愛好,我覺得在今天金門政府經濟實力不弱的情況下,政府應該有一套計畫來創造在地藝術家的經濟價值,讓他們寫、畫更有勁,也讓收藏家不會讓人看成是在撿破爛的,如此整個地區的藝術水平或許可以大步提升。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