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書能下酒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鼎仁。
點閱率:1,099

課堂上,鑑賞先賢呂化鯤秀才的墨跡,草書對聯:「佳興忽來書能下酒;豪情一往雲可贈人」。最近《島嶼‧食事》一書剛出爐,炙手可熱,多篇大文陸續刊出,彷彿連書本都好吃似的,未拜讀,還真想拿來這本書微波下酒。去國懷鄉,羈旅他鄉做遊子,難免思想起母親的菜、媽媽的味道,枕邊口水在思鄉夢裡流到天明,憐君何事到天涯?我長住金門,如久入鮑魚之肆,已經沒啥感覺哪裡有可口的,長久以來,養成了挑嘴的刁民。幾個大男人在一起,講的盡是食事,半山偉哥家有一整廚的食譜書,收自古今中外。屠狗、倒羊、殲豬、燒雀、烤鴿是常作的業。花蓮來的山豬、山羌、鹿肉野味,都由我掌廚調鼎鼐。朋友海釣回來,我帶刀赴宴,殺西米凶手是我。好友酒肉交歡,口味是其次,四隻腳的都吃,除了桌子椅子。生醃飛鼠腸也嘗過,鼠食百草,有中藥的感覺。我什麼都吃,就是不吃虧;什麼都要,就是不要臉。浯島食事,日日月月大宴小宴整年沒完沒了,還要續攤夜宵,通常都由我點菜,無從下筆,胡亂點幾樣用看的,主要是在飲酒作樂,常是無可下箸處,半夜回家再泡麵。
天之美祿,我有食祿之命。兒時躲砲戰,火機燒的白米糜,配滷肉湯,砲來了,碗一丟滑進防空洞,砲歇了再續。家道並不是十足富裕,肖龍先父冥壽110歲,倒是發了不少國難財,他發明補鼎的技術,人稱「補鼎籐仔」。日本手,一鼎難求,補破鼎只得找籐伯仔!國軍退守金門,無鼎造飯,可是會造反的,補一個洞一個袁大頭。無鼎浯島無食事,吳鼎家也算功在黨國!先父用兩個古銅錢,在鼎破處燒熔內外夾貼,再塗上黑海土,燒過瓷化就附著不漏了。我三兄弟吳鼎文、吳鼎仁、吳鼎信,由不識字的先母所命名的,以「鼎」字行,其來有自。後來李錫隆的祖父「街頭燦伯仔」,引進台灣大小號鼎,每一口灶隨時可換新鼎,害我家道中落。戰時準備逃難,家裡的銀元縫成貫,可纏在腰上,我方知「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道理。由於小孩多,所以不投奔他鄉,死守金門。先父感於戰亂,朝不保夕,有得吃就吃,總是大魚大肉,從黃昏市場便宜買回家,全家秉燭一夜油嘖嘖。有次,炸一大鼎豬油,灶上蠟燭癱軟跌入熱油中,這鼎豬油只得給家中木作長工,滑潤鋸片用。
家住街上,高中時就有點靡靡,抽菸喝酒,無憂無慮。常叫隔壁的鍋貼店炒兩盤送來吃喝,母親去付帳,罵我好吃懶做,歪嘴雞妄想吃好米。家中食指浩繁,飯菜可太平常了,米整包的糴進陳倉的戰備存糧,麻袋中有成坨的黃麴,還有龜仔在轟趴。午餐常煮一大鼎的蚵仔仁湯,我獨嗑一大菜盆,這是比較懷念的家常。口腹之慾是難以滿足,每到台北總要去排隊,吃一碗永康街的牛肉麵,雖差強人意,其他就不必問津。在家我就比較喜歡自己紅燒的;山外阿妙也常燉一大桶牛尾霸,邀我暢飲,知心饕友!酒肉穿腸過,心中漸有佛來坐,看多了弘一大師、豐子愷的《護生畫集》,也慢慢改邪歸正,放下屠刀,做一個遠庖廚的君子。友人又寄來整箱頂級牛排、整箱連皮帶骨的羊肉,改日洗手做羹湯,燒一爐再聚饕朋酒友,將與酒肉作別色戒之飲,金盆洗手!回頭是岸,我行我「素」!須知烈酒傷肝,冷酒傷脾,無酒傷心,又是一番糾纏與掙扎弄破鼎。
浯島食事轉艱難,海鮮難得,最愛的螃蟹超貴,捨不得買。廈門朋友請客,我指定煎蟳,膏腴仁飽,大快朵頤。到大陸,常被高規格招待,酒食無罪,肚量從寬。台灣幸福多了,就有平時省吃儉用的父親,大手筆帶幾十斤的螃蟹,給住台子女,金門之子捨不得吃,只有吃味!台灣好!稍有樣子的酒樓飯店,從沒去試過,羨慕他們鮑魚果腹,魚翅漱口,鼎食金玉,燈紅酒綠。該死的召妓男,開「妮可」不算,還開兩萬的紅酒。我把賣酒的錢換幾箱紅酒,一瓶兩百,是老夫的定位,要認命!飲食男女嘛!有那麼嚴重嗎?年歲漸高,躲不過的三高,要來索命,能無所忌口?「食品」成為日常的食物,加工過的製品,可怕的添加物,命早就被黑心鎖定,是食事的悲哀。隨時潛入胃,奪命細無聲,無一倖免,除非不食人間煙火。
過多的鴻門宴是要命的,善意的缺席;殺手被包裝成精美禮品,不要濫送,能免則免,愛之適足以害之。禮俗因循成陋俗,虛應故事,沒有文創!家中成堆吃的禮品,前年的陳貨還在;拜拜的糕點、紅龜冰到長霉才丟;長崎的表哥帶回蛋糕,送進冰箱乾成陳糕。過剩的食物,過度優養,富足而不敢多吃,歹命!金門僅剩的幸福,市場偶而還買得到現流小魚,活跳下湯嘗鮮的「海味」;半山細雨剪新韭,不勞而獲無藥的「山珍」。山珍海味再加陳高,養活了「偉兒哥」,浯島食事、浯島酒事、浯島房事一路相牽引!
「你佳興出的好書讓我作酒配;我豪情抓一朵白雲送你雲吞」,呂培光的祖公呂化鯤如是說。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