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埔林場的風──閱讀金大企管系畢業生詩作
「三月的春霧裡/你是否看見盛開的杜鵑花/在那薄霧籠罩/如夢似幻的金大校園/六月的艷陽下/你是否嗅到藍天與海浪的氣息/在那遺世獨立/不染俗塵的金門海邊/九月的秋風中/你是否望著慈堤西下的斜陽/在那倦鳥夜歸/蕭瑟如斯的國境之西/十二月的冬夜/你是否嚐到/辣口如炙卻醇厚的金門高粱/在那北風呼號、好友齊聚、微醺略醉的晚上/候鳥或過客/任由你去選擇/永遠的金門/永恆的金大歲月。」
──金大人〈記四年的金大歲月〉(金大企管系畢業生詩作,2012)
我在暑期變電所遷移施工,停電的楊忠禮園學人宿舍,漆黑的夜,在四埔林場的微風中,亮著手電筒重讀這首詩。
那是元月初,金大企管系的宛城進,帶來他們班同學創作的二十多首詩,託我選出前三名,作為畢業感言。我循著編號讀著讀著,〈約定再相遇〉,〈記四年的金大歲月〉,〈沒有牆的教室〉,〈浮光掠影‧人生中的金嘆號〉,〈沉溺於回憶的小島夢囈〉,〈金聲尖叫‧回憶的聲音〉,〈用華麗的包裝飄回憶的出口〉,〈我已經交錢了!畢業紀念冊快給我!〉,〈忘不了了大學,靠!我畢業了〉,〈開在我心中含苞待放的回憶〉,〈我們的好自在,畢耶!〉,〈從今以後,讓回憶變成一刻〉,〈那是今年,我們離島的事〉,〈春寒相思憶金池〉,〈你現在過得怎樣(幾年後翻開時)〉,〈畢業口味的貢糖(kuso)〉,〈紅房子離去了(童話系)〉,〈這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紀念日(寧靜的海平面)〉,〈離別前的永恆,憶‧金大,幹!我們畢業了!〉,〈展金翱翔 振翅高飛〉,〈旅行 在今朝〉,〈執著‧信仰〉,〈六月的花季〉……,單是一首首詩題的組合,就帶出了一座校園的晨昏、構成了一塊島嶼的春秋,我驚異,企管系的畢業生怎都變作了詩人?我以為我在評審一場繁花盛景的文學獎,現實上他們止於一個班的作品展現。
十萬多人的島嶼,三千多學子的校園;透過多來自島外的大學生經四年駐居、沉澱出的詩作,我看到了國境之西的一道虹彩。〈約定再相遇〉裡有著真情融入島居色調的「讓我們對著屋頂高高揚起的燕尾許下承諾,約定再相遇」;〈旅行 在今朝〉看到了突破界限的心靈「轉眼/當酒釀成/酒糟的香味發酵時/我們已經要踏上解除限制的旅程」;〈沉溺於回憶的小島夢囈〉裡有一張張離鄉背井的臉譜交換出「小島獨有的四季風,現在依舊吹拂,心裡遺留在小島上的某段,說不上是淚水還是苦澀」;而我給的第一名作品〈記四年的金大歲月〉,三月春霧裡「如夢似幻的金大校園」,六月艷陽下「不染俗塵的金門海邊」,九月秋風中「蕭瑟如斯的國境之西」,十二月冬夜「辣口如炙卻醇厚芳香的金門高粱」,春夏秋冬,候鳥或過客,盡在這位同學淡淡的詩筆刻寫而出。
四埔林場的風,從無到有,從一草一木到一磚一瓦,吹出了一所我心中的「魔法學校」──國立金門大學,我翻讀著校長李金振從一九九七年寫到現今近三千篇的二十多本校園筆記,在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這一天題為〈不一樣的校園文化〉,不在台灣本島的國立大學,他寫道,金大如今的吸睛特色,包括了「座落於台灣海峽西岸」、「台灣面對中國大陸的學術窗口」、「不必出國的海外大學」、「福建省唯一的中華民國大學」。
駐校金大一年,從校長的筆記再到企管系畢業生的詩作,我聽見了四埔林場的風,吹出了一所不一樣的大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