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與歷史同行

發布日期:
作者: 倪振金。
點閱率:930

好友許君日前特地從台中兼程南下,請我占卜他中科總公司重要人事、海外拓資案:「你繼京奧後,再度準確卜出此次倫敦中華跆拳隊曾櫟騁得獎事宜;更精準卜出天秤颱風之動向,比氣象局還準,我相信你!尤其此次與松下合作案,關係至大,需要你來定案!」並送我一本馮偉林所著《誰與歷史同行》,說是祝賀我獲頒「義行獎」:「書中人物風範,正好與你義行相得益彰!」好巧,因此書我早已讀過。一聽此話,彼此哈哈大笑:「英雄所見略同吧!」卻也引出我寫出此書心得動機,以饗有心者;就教懷志者。
寓歷史人物思想,託作者史觀於散文,應是本書最引人處。綜觀全書,雖說是以縱橫江湖,行走天下,二十位以天下為己任,無畏無私的的忠君、愛民、事功為經緯,描述彼等讀書報國,經世致用,以亂世之功業寫歷史的偉業,如左宗棠、范仲淹、陸游、王安石、周敦頤、辛棄疾、譚嗣同等。在歷史長流中,不知有多少人曾寫過他們的人間偉蹟,但如何在前人筆下,再增光華,就非等閒之筆了。
因為以散文寫歷史人物,世人不免會與正史做比較。況者,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如何將流水帳似的事蹟予以處理,就是一大謀篇,而能讓讀者感動更不簡單。誠如尹章義先生所說:「如非作者有洞澈的史學素養,和感性的筆法,斷然無法使他們如活在你我眼前般的生鮮起來,歷史散文之燦爛可觀,既是文士,又是史家。」
既是文士,又是史家!意以為,就因有此胸襟才華,才使得原本冗長枯燥的歷史人物,貫入一股生機盎然的「氣」;那股以天下為己任的浩氣。此種文筆,兩岸不乏其人,且代有其人,如白先勇、龍應台、齊邦媛諸先生。但能引人奮起,且別於他們者,本書當之無愧。在充滿溫情與敬意筆意下,說明歷史就是現在,誰能以青史為念,誰即與歷史同行!
本書寫史史,借古喻今,既巧妙地傳輸了歷史文化,又啟示了人們讀史、用史的方法和途徑,更揭示了中國讀書人那種以天下為志之風骨,對於不同層次、不同文化的讀者,均有其啟迪作用。著名散文家李元洛即認為:其間與哲理思考相伴而行的豪氣,或者說有豪氣沛然其中的哲理思考,更可以使志士低迴,壯士起舞…。」好一個「志士低迴,壯士起舞!」怎不令人想起「為什麼我的眼裡總是飽含淚水,因為我對我的祖國愛得深沉」這句詩?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但觀古今感人文章,都有其共通處:有宗教情懷者才可傳世;跳脫地域、政治、紅塵局限,且以生命之情灌溉之。此不正是書中所浮現的那種感時憂國之志節?而此種令人動容的志節,尤應吾輩所當效。振金不才,且以「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寄語肉食者:「寧失千軍;不失寸土!」千萬不要再以「裝可愛的作秀」,來掩飾「無能且怯戰」的真相!
後記:謹以此文,紀念保釣烈士陳毓祥!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