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蛻變中的金門文化

發布日期:
作者: 蔡鈺鑫。
點閱率:646

近年每次返鄉都會敏銳察覺到金門在變化。人車漸多了;建物也激增。這些是有形的,有目共睹的。其實,我還察覺到一股無形的變化,正從金門的大街小巷蔓延開來。這滾滾的無形勢力,姑且稱之為「金門新文化」吧!
說不上來這「金門新文化」是好是壞、是吉是凶。只能說,解嚴後,兩岸交流頻仍,自由社會帶來的必然結果。這股新的金門文化,可能我們要擋也擋不住了。
醞釀中的「金門新文化」,褒貶互見。先說好的,新人口為金門注入新的生命力,包括許多新的觀念與新的做法。開放下的金門,不得不接受外來的刺激。互動下求創新與進步,畢竟是好現象。金門,指日可望的,就要變得更多元化,更自由與成熟了。金門文化將呈現嶄新的風貌。
說到比較負向的方面,可能是,金門傳統以來的精神與文化,有不少清純與珍貴的特質,要受到衝擊或考驗了。外來的人口,有不少是衝著金門的繁榮願景而來的,可能唯利是圖。日久自會感染並腐蝕了原本質樸溫良的金門人心。
繁榮與進步的巨輪下,人心較易墮落,主因在太多的物慾誘惑。金門經濟進步的齒輪,正往前推進,也注入金門一滴滴新的文化。我們是否能掌握這新生的金門文化,讓它朝良性的、我們想要的發展?或者,我們能否預防許多心理的「病毒」,感染我們金門人原本健康的心理?
我們一頭栽進去開發金門的當下,可曾停下來片刻思考,我們積極發展金門的經濟,是必走之路,義無反顧。但在某種程度上,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會帶來許多預見或未能預見的副作用或後遺症。人口多,帶來經濟繁榮,也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久之,更對金門文化起了質與量的變化。
經濟繁榮並非就註定要道德淪喪。努力為金門經濟打拚之同時,我們無法保證島上每個人的心,仍保有昔時的清純、忠實、憨厚、節儉、守法等美德。但是我們仍可以做些「道德品管」。例如:法律要及時修訂與宣導,以應時代之需。此外,有形建設與環境之完善規建,也有助於無形守法與人心良善的維護。例如提供足夠停車位置,就不會有違規停車,也不會曝露人性你爭我搶的弱點。
金門地小,對於文化與倫理道德,稍用心裁,深信應不難維持一定的水平與品味。期望金門未來經濟發展所注入的新文化,將匯聚成一條擁有優質人性與人心的河川。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