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村上迷
前一陣子諾貝爾文學獎公佈之前,村上春樹又一次被點名為熱門人選,對於我這個村上迷來說,忍不住又翻了翻十幾年前讀過的小說。最近一次閱讀他的新作品是,一如他過去作品的風格一般。想想,不過就是這樣吧!一如村上寫作的風格,不打算改變他的人生軌跡,就這樣走下去吧!
第一次接觸村上春樹的作品是由<舞、舞、舞>入門,而非大家耳熟能詳的<挪威森林>,他的作品之中最能引起我共鳴的則是<冷酷異境與世界末日>。閱讀村上的作品是在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和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之後,無獨有偶的這三位作家雖然風格迥異,但是他們的代表作則都選擇了打破小說嚴謹的架構。
村上的作品隱隱透露了情緒,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連續不絕的敘事性散文。一篇連接著一篇,將淡淡的情緒串成一個個奇幻的故事!但是之於我,村上的作品總是缺了點對人性探討的刻畫,閱讀的感受則是覺得這些作品比較接近時下的流行文化或是物質文明豐富之後的世代。坦白說,自己並沒資格去評斷這些偉大作家的作品。但身為村上迷的自己,竟然對於他未能獲獎之事感到理所當然!
還記得當村上在台灣大流行的時候,人正好在台北求學!於是位於敦化南路的誠品書局本店就成了假日駐足的地方。當時只要是村上小說中提到的,諸如:古典樂、爵士樂等,都會讓自己四處搜尋與收集。有時不小心在書局將小說看完之後,還是會順手買了一本回家收藏。現在回想起來,或許自己的人生在不知不覺之中,已經染上「讀」癮!(使用「不知不覺的人生」完全是村上的風格!)
每年的十月,當諾貝爾文學獎公告的時候,似乎就會提醒自己一次:已經很久沒有好好的讀本小說了!也不知道是事情越來越忙,還是漸漸失去了閱讀的熱忱,總之近幾年的閱讀習慣似乎正逐漸喪失,這樣的情形著實讓人感到焦躁不安。關於「讀」癮的養成,相信是國小時就開始受到圖「讀」;就是從「漫畫」書看起!後來國中時深陷金庸的陷阱,待度過高中時的空窗期之後,來到大學之後就肆無忌憚的「讀」開來了!
回金門定居之後,因為少了誠品書局可以翻翻新書,生活上總覺得怪怪的!對於當下的翻譯文學或是當代作家的認識也越來越少了!過去幾年,即便已經養成了盡量克制買書的衝動,但沒有新書可翻的生活老覺得生活上缺了點甚麼?雖然從網路購書已經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卻也產生了不少誤判而買錯了書的經驗。有時和朋友聊天時,一不小心就會興起在金門開間書店的念頭。但自己也心知肚明,閱讀畢竟只是興趣罷了!若任由「讀癮」發作,恐怕真會傾家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