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紀事
經一兩星期持續不斷下雨,偶而颳起強風,屋旁幾棵楓樹變了顏色的葉子紛紛掉落。說來也奇怪,一夕間,楓樹枝梗又抽出密密麻麻的嫩芽來。一早,數隻雛鳥吱吱喳喳在枝杈上閃爍跳躍、拍翅、飛離,幾次想看清其身軀面貌都不可得。
以往不太正視周遭樹葉色彩的轉變,總認為此地的秋葉沒有想像中的大塊瑰麗,不若加東魁北克的滿山滿谷艷麗。對此,友人有不同看法,認為「漫山遍野的金黃橙紅瑰麗景象固然動人,但能不用舟車勞頓垂手可得的美景, 才是在地文化。」說的也是,這話讓我揹起相機出外賞楓拍照,重新認識溫哥華秋景。
樹葉顏色的改變跟氣溫與雨水是有關係的,今年大概兩者配合得宜,感覺樹葉格外多彩繽紛。雖不是我想像的一大片斑斕絢麗,但兩三株金黃緋紅,四五棵橘紅深紫,卻也處處五彩繽紛。而這般光彩燦爛美景卻無法持久,最多一星期左右葉子便隨著風雨紛紛落地。
幾盆為了日照而移到二樓陽台的番茄,近日早晚溫度幾近零度,番茄枝條受凍低垂,留下一些來不及長大的青綠小番茄。而屋後的蘋果樹卻格外爭氣,結實纍纍,已採收裝滿了數個竹籃。原本要再採摘,但有人建議,等降霜後再採,果肉綿密結實,最是好吃。
接著數個月的雨季,將影響我戶外走路運動的作息。妻及女兒一再遊說到健身房運動,但我不喜歡埋著頭在跑步機上跑步或快走,獨鍾有景可賞的戶外。走路路線會經過社區圖書館、一處樹林、一個有人工池塘的公園,還有一處購物中心。雖然名義上是出外運動,但每每經過圖書館就情不自禁又鑽進去轉轉。一不小心又搬回一堆書;往往借的書還沒讀,截止日期到了又搬回去還。妻揶揄我說:「古人陶侃搬磚練體力,今人搬書練身體。」但我就是迷戀其中,樂此不疲。不過,意外收穫也是有的,最近一次就發現架上有厚厚兩大本荷馬畫冊,心中喜不自勝當即借出。這位美國水彩畫先驅,水彩生動流暢,寫實雅緻俊秀,是我喜歡的畫家。書中除了水彩畫作,還包含各時期的插畫、版畫、油畫作品。
圖書館轉個彎是一大片樹林及草坪,這些天成群的野雁低頭靜靜覓食,正為下個旅程儲備能量。樹林內的松鼠數量少了,但尾巴長得毛茸茸豐茂,烏鴉隨處可見。
路上,踩在腳下的落葉發出沙沙聲響,天空不時有一群群野雁伴隨著呱呱聲飛躍而過……,隱約中寒冬正悄悄地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