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因為一首童詩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明傑。
點閱率:945

詩具有隱喻﹑意象﹑轉化……等等特性﹐同一首詩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齡讀﹐各有不同的體會與解讀﹐甚至僅僅只是一首童詩。在報上讀了一篇文章﹐開頭引用了Shel Silverstein一首童詩《斑馬的問題》﹐詩是這樣說的﹐試譯如下﹕
我問斑馬/你是黑色而有白色條紋﹖/還是白色而有黑色條紋﹖/斑馬則問我/你是好的又有壞習慣﹖/還是壞的又有好習慣﹖/你是吵鬧的也有安靜時候/還是安靜的也有吵鬧時候﹖/你是快樂的也有些悲傷日子﹖/還是悲傷的也有些快樂日子﹖/你是整潔的又有些骯髒/還是骯髒又有些整潔/斑馬不停地問/ 不停地問然後離開/我將不再問斑馬有關條紋的事。
文章作者將這童詩意涵引申為生活中的常態﹐每個人都有的經驗﹕成功與失敗﹐快樂與痛苦﹐慷慨與自私﹐……。當負面來臨那一刻﹐不要被挫折否定我們的價值﹔沿路的跌倒﹑顛簸﹑碰撞﹐正好教我們如何調整腳步。
其實﹐生活並不是截然的黑色或白色﹐總是在黑白兩極光譜間遊走。一時﹐對詩中孩子問斑馬的話「你是黑色而有白色條紋﹖還是白色而有黑色條紋﹖」著迷﹐同時讚賞詩人用了如此有趣的意象。迫不及待﹐又找來詩人其他的童詩讀﹐詩中充滿著童言童語幽默風趣﹐讓人不時會心一笑。再試譯兩首﹕
《自私孩童的祈禱》
現在我躺下來睡覺
我祈求主保佑我的靈魂
假如我一睡不醒了
我祈求主把我的玩具毀掉
這樣﹐就沒有別的孩子玩這些玩具了
阿門
《小孩與老人》
小孩說﹕「有時我會掉落湯匙。」
老人說﹕「我也是耶﹗」
小孩小聲地說﹕「我會尿濕褲子。」
「我也是這樣﹗」小老頭笑著說
小孩說﹕「我時常哭﹗」
老人點點頭說﹕「我也是啊﹗」
「但最壞的是﹐」小孩說﹕「大人好像都不關心我。」
小孩感受到老人滿是皺紋手的溫暖。
「我知道你的意思。」小老頭這樣說
再深入挖掘詩人Shel Silverstein﹐才發覺他是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工作者﹐是位詩人﹑插畫家﹑劇作家﹑編劇家﹐也是一位作曲家。他繪畫出版的童書被翻譯成數十種文字﹐取悅啟發著世界各地千百萬小讀者。所畫的童書有《閣樓上的光》(A light in the attic)﹑《人行道的盡頭》(Where the sidewalk ends)﹑《愛心樹》(The giving tree)﹑《失落的一角》(The missing piece) ……。
看了書單才恍然了解原來是這位插畫家﹐多年前在台灣就曾閱覽過他的《愛心樹》與《失落的一角》兩本童書。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