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宴仙洲──金門酒廠飄香六十周年
胡璉將軍主防窮困的金門後,因他愛民如親,苦民之苦,即加強民生建設,改善民眾生活,鼓勵民眾種植高粱換米,推行「一斤高粱換一斤米」的政策,民眾才能開始吃到米飯,高粱稈當柴燒,民眾就不必再辛苦撿木麻黃鬚當柴,胡將軍用高粱粒釀酒,創立了金門酒廠,因而金門高粱酒享譽了中外,為金門創造財富,時光匆匆,迄今金門酒廠已創立六十年了,「金酒一甲子,仙洲舞風華」。
原酒廠易名為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今年精心籌辦「2012金酒文化藝術節」10天的活動,熱烈慶祝金酒創立六十周年,張惠蘭小姐企劃節目單,包括了演歌仔戲、放映電影,勁歌熱舞等十幾項,掀起金門一片歡樂聲潮;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廣泛邀請海內外諸如美國鄭愁予、加拿大莫洛夫、臺灣李錫奇、李轂摩以及大陸各地、金門在地的藝文工作者,領域概括文學、史學、音樂、繪書、書法等,共同舉辦座談會與現場揮毫活動,在庶民文學研討會,該公司董事長李文選、總經理吳秋穆、承辦單位婦權會理事長唐麗輝議員,都全程參與,給與會人員大加鼓勵和感動。
當時熱心服務的英美師姊寄來一件E-MAIL,告訢我11月17日上午10-12時,要到金酒公司會議室,參加藝文座談會與現場揮毫。回想去年也被邀參加金酒公司舉辦的「品酒論文,金門傳奇60風雲游於藝」活動,我因感覺過去參加金酒公司揮毫,受場地限制不易表現的經驗,所以事前先交以全開直式二幅作品:一幅是創意性的書寫「無酒不成宴」;另一幅傳統書寫:「以酒消愁,以詩遣興」。交給大會,沒想到翁 翁就把它們掛在走廊展示,讓我很意外地高興了一下。
這次「金宴仙洲─金門酒廠飄香六十年」現場揮毫,海內外大師又多,我這小咖,當然最好現場少寫多觀摩,所以我又事前準備好多幅作品交件:以全開書寫幅作品,直式:「金宴仙洲──隸書」與「酒是治愁藥,書是引睡媒(宋、陸游詩句)─行楷」、橫式:「金酒讚──隸書」。蔡文婷小姐要我取一幅作品代表送吳總經理接收,我就是以「金酒讚」贈送。另還寫了半開條幅:「低徊海上成功宴,萬里江山酒一杯─于右任詩句。」「為君特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宋、宋 祁」二幅。會場金酒服務員,以紅潤細緻的小手,為我們輕倒高粱酒,讓我想起陸游的詩句:「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我把它改書寫成:「紅酥手,高粱酒,滿室香醇品美酒」,以及遵照福井兄建議寫了「將軍酒」各一幅。
11月24日假金門大學圖資樓舉辦「庶民文學研討會」,第二場論壇,由筆者主持,研討主題,其中又有個<金酒創廠歷程>議題,請資深媒體人李福井發表引言。李福井說:「胡 璉將軍創金酒,苦厄之島成為幸福城市。緬懷先賢創業艱辛,金門人應飲水思源,感恩惜福。」他建議金門酒廠應出產「將軍酒」、「天公酒」,以感念胡將軍的德澤以及感謝眾緣的成就、天公伯的保佑。董事長李文選在會中回應翁明志、呂坤和博士問題時表示:「金酒是金門金雞母,地下水是金酒的命脈,我們一定要保護地下水資源,才能永續經營;其次金酒要進行文化行銷,以提升文化產值,讓金酒酒香四溢,文化芬芳,進而成為世界級的白酒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