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年金制度改革的幾個盲點

發布日期:
作者: 施志勝。
點閱率:656

行政院「軍公教人員退休制度與勞保年金制度改革規劃」及考試院針對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提出改革方向提案,經馬總統裁示大致方向,將於月底前公佈改革方案,並舉辦座談會說明改革內容、蒐集意見,再由行政院提出草案送立院審議。這個重大變革,已然造成整個社會全面的影響,被列為改革對象的老中青三代同時陷入怨懟與不安,政府如果處理不夠細膩,可能引發政治風暴,必須嚴肅而審慎以對。
目前軍公教人員退休制度、勞保年金制度的種種問題,乃是多年累積下來的歷史共業。如今國家經濟衰退,政府財政惡化,勞保退休基金面臨破產危機發酵,外界認為退休軍公教人員福利優渥,掀起檢討改進聲浪,馬政府即啟動相關改革。意以為,改革是絕對必要,但在政策形成過程中,負責研擬改革方案者必須戒慎恐懼、務求周密妥善,避免產生盲點,不能有絲毫偏失疏漏,以免造成無法彌補的缺憾。
例如,這一波年金制度改革,把軍公教人員和勞工擺在一起考量,又拿初出社會的二十二K和四十年工齡者作比較,令人不以為然。須知,不同工作體系,工作條件、人員素質、薪資結構均異,在退休給付上自然存在落差,有心人士挑撥,意在造成階級對立。再如,軍人和公教人員也有基本上的差異,軍公教人員依法不得籌組工會,不得罷工;但公教人員可以組織如「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等,軍人則無。渠等保國衛民,犧牲奉獻,一切以服從命令為要,故其權益理應受到「信賴保護原則」的合理保障。
其次,民國六十一年,筆者服務外島基層部隊時,少尉每月的薪水八百餘元,二十四小時全天候戰備,待遇微薄得可憐,比起民間工廠的作業員還不如;如今要說「公平正義」,誰夠資格?若根據行政院年金改革小組去年底在各縣市舉辦公教座談,說至少十三縣市公務員支持調降十八%,據此確定調降十八%;行政院長陳說「這是社會的共識」,請問:這些公務員七、八成是退休後沒有十八%優存利率者,他們的代表性何在?而當所謂「社會共識」與「信賴保護原則」相牴觸時,該如何取捨?
馬英九總統日前宣稱,進行年金改革,不容許任何人打擊軍公教的尊嚴云云。事實上,這一陣子,從退休軍公教年終獎金被刪揭開的序幕,現在上演的年金改革,無一不是針對退休軍公教而來,退休軍公教的尊嚴,已經被羞辱、凌遲得體無完膚。他們感慨的說:「我們給了他『權力的刀』,他卻用來割我們身上的肉。」這句話,值得馬政府三思;尤其身為國家領導者,必須關注退休軍公教人員的普遍感受;而且,要砍他們,至少給個合理的說法,並聽聽他們的心聲。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