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幾個紀念活動
中華民國一年有關政治、教育文化與民俗的紀念活動不少,其中幾個政治性紀念活動的變化令人深思。
中華民國開國元旦總統府升旗:本人因工作關係每年於元旦,必須參與總統府升旗典禮來紀念開國紀念日,自馬總統就任以來由中華民國青年創業協會總會接辦,本會與工商八大民間社團共同主辦,迄今五年有餘,由原本民眾高度參與到今冷漠,由青創會推出的國旗圍巾賣出量得知,除了圍巾新鮮度減低外,民眾的熱情也漸漸退燒了。
228紀念日:很多政治性的紀念日早已不放假了,除了228紀念日之外,.1947年2月27日,一場在台北市延平北路查緝私菸意外誤殺路人,激起民憤。掀起228事件。在李登輝執政之後,為接本土票源達到政治目的,表示為告慰亡者在天之靈,平撫受難者及其家屬悲憤之情,並警示國人,引為殷鑑。希望自今無分族群,凝為一體,互助以愛,相待以誠,化仇恨於無形,希望和平降臨台灣於永恆。但每每在本土政黨操弄選票下就是以分化族群,來達到政治目的。其實深究228事件,有比金門823砲戰來得有意義嗎?為何823不能放假一日?
青年節:為紀念1910年 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的第10次革命,在3月29日由黃興等人率領,在廣州起義72青年菁英烈士犧牲被葬於黃花崗。民國43年明定每年329日為青年節。該節慶現在除了救國團每年配合辦理一次優秀青年選拔頒獎之外,一些政府部門幾乎無動靜,青年節引不起青年的愛國熱情,遑論其他。青年是國家未來的棟梁,國家給青年什麼承諾,為何跳票?也難怪青年對政治冷漠,只關心22K,這不只是青年的危機,更是國家的危機。
國慶日:辛亥10月10日革命軍發動武昌起義,替中華民族翻開新頁,因此定為國慶日。國慶日籌備主任委員由具有民意機關的立法院院長擔任,惟今年國慶媒體重點在「馬王互動」,還好在國慶當日顧及國家顏面,馬王總算相敬如賓,至於後續,大家各自解讀。
台灣光復節:10月25日滿清末年,清政府因甲午戰爭失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長達50年的日據時代,在此期間,台灣人民過著艱辛的生活。由於日本以次等國民對待,臺灣同胞曾經發起多次革命, 雖未成功,卻顯示台灣人民族情操。直到1945年對日抗戰結束,臺灣才重新恢復自由,10月25日訂為臺灣光復節。現今除了一個「台北市感恩促進會」於10月25日在國軍文藝中心辦理一場「春風歌聲-慶祝台灣光復節68週年感恩紀念會」之外,政府均不紀念了,也難怪日本人把釣魚台劃為其領域,將台灣吃得死死的。
蔣公誕辰紀念日:先總統蔣中正先生於64年4月5日,因病去世。為了紀念蔣公的卓越貢獻,政府便定每年的10月31日為蔣公誕辰紀念日。現在還有幾個軍系團體在中正紀念堂辦理簡單的紀念,等到有一天這些外省老將往生之後,大概就只剩下一個空殼的中正紀念堂。
國父誕辰紀念日:國父孫中山先生就是中華民國的開國英雄。1886年11月12日,誕生於廣東省中山縣翠亨村為紀念國父,該日下午1時30分由國立國父紀念館與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與民生建設基金會合辦「紀念國父誕辰148週年合唱接力音樂會」,國父比蔣公來得好運,一方面有文化部下的國父紀念館來辦活動,另外更有大陸的認同,民間社團辦理紀念活動也順利許多。
以上除了未參與228活動外,本人均曾以單位或個人名義參與規劃或執行,謹提供各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