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瑞岩香米再飄香──與老戰友楊茂銀醫生三十載後重相逢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樹清。
點閱率:652

「失傳三十八年的南投縣仁愛鄉瑞岩香米,再度飄香!」「今年得到醫療奉獻獎的原鄉醫師楊茂銀,成功復育瑞岩香米,瑞岩部落長者喜極而泣。楊茂銀昨天談到記憶中『香傳四里』的香米,兩眼發光,還透露香米背後的師生情誼……。
──聯合報記者黃宏璣〈失傳38年 瑞岩香米再飄香〉(2011年8月27日,聯合報頭版)
再有老醫生的音訊。那是民國一百年的八月二十七日,隨手翻了翻,看到聯合報頭版頭題〈更一審重罵輕判 扁珍貪汙無罪〉,視線就沒再往下探。繼續坐在新莊三輪車餐廳等待浯鄉音樂家李子恆。急著看他的《回家:五十鄉愁》的專輯初稿。我對專輯中十二首歌,唯一一首非出自子恆之手,而是由黃克全寫詞的〈金沙溪〉情有獨鍾,因歌詞裡出現了「大山腳 水流溪 我問汝 半天頂的圃丟仔 叨位去」,浯島田園消逝的雲雀──圃丟仔的身影與歌聲,子恆要如何在曲裡復現?
子恆來了。一坐定,就興奮地談起《回家》專輯裡的〈金沙溪〉,他想盡辦法錄到了近似「圃丟仔」的聲音了。啊!我心為之一震。此時,擱在餐桌的報紙被風一吹,讓我瞥見政治頭條下被忽略的下半版,〈失傳38年 瑞岩香米再飄香〉。
「當年因稻熱病絕種,送給老師的那把穀子竟冰存下來,泰雅族原鄉醫師楊茂銀,費時兩年復育成功」……,登上聯合報頭版的故事與主角,不正是黃克全與我同一年代軍旅澎湖時的老戰友老醫師楊茂銀?
差點被政治新聞掩蓋的這則報導,我趕緊拾起瞧個仔細,「他說,香米早期種在仁愛鄉發祥村瑞岩部落沼澤邊,一年一栽,一九七二年因稻熱病,泰雅族人見收成無望,未再栽植,就此絕種」,「隔年暑假,他讀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二年級,指導教授鍾文政上山做寄生蟲調查,順便探訪楊茂銀,『老師來了,我爸拿出僅存的瑞岩香米待客,我抓一把香米稻穀裝在塑膠袋,給老師當見面禮」,「他說,部落耆老是多麼想念早期香米,族人常說早年『一家煮香米,香聞全村』。二○一○年一月十日,楊茂銀收到老師寄回的香米稻穀,久久不能自己」。
失傳38年的瑞岩香米的復育報導,也讓我拾起對失聯近三十載的老醫師記憶。老師寄回香米稻穀,而我則遲遲未寄出一篇報導剪報。
我曾在中央日報副刊發表題為〈永曆〉的軍旅文章,「老兵失神地講起在台灣的師對抗。吃敗仗的命運就是流放,沒去東引當反共救國軍。已屬萬幸」,「發放邊防。瀰漫著哀兵的氣圍。逾假不歸。攜械逃亡。吞槍自盡。軍營一連串路透社消息充斥。營部診療室內,病號大排長龍:疥瘡、肝炎、哮喘、梅毒、斯島獨有的恙蟲病,以及額外的割包皮服務。日夜折騰老醫官。吞噬著那剩餘的士氣」。文字中出現的時空,是一九八○年代初,中南半島難民接待中心猶存在的澎湖,一支在台灣師對抗打敗仗被發配邊疆的部隊,幾位兵運夠背的金門同鄉人,我及黃克全、翁心富、翁明志、董振良、石兆 等,都先後向這支部隊報到;黃克全因指責連長不應令士兵下跪、翁明志因「六六空難」投書黨外雜誌,在軍中被加強「列管」。我因入伍前的十九歲就出版了揭發社會黑暗面的小說《小記者獨白》,在軍中也是不受歡迎的「異議分子」,但因識得軍方派來的澎湖《建國日報》總編輯賀鐵君及老記者歐成山,經他們牽線,得以在野戰部隊一邊打野外還一邊當支援記者。軍令如山、服從第一的軍旅歲月,閱讀、採訪、書寫,讓我還有一點喘息的空間,也因為家庭因素、醫學院唸了九年,三十歲才入伍當老兵,〈永曆〉文暗指的那位「老醫官」楊茂銀在軍營中結緣、投緣,彼此建立了革命情感關係,我常窩在他診療室聽故事寫稿,也常在他下鄉為民義診時隨身採訪,「異議分子」跟在「菩薩醫師」身旁,總是多了一把保護傘、一座避風港。
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三日,老醫生楊茂銀提早我半年退伍了,我寫了篇特稿〈仁心仁術為民義診/西嶼人難忘楊茂銀〉刊登在六月十九日的建國日報上。剪報還未及航空寄出供他保存誌念,部隊快速移防回台灣,也自此與老醫生失聯。
二年前,〈瑞岩香米再飄香〉的報導;一個月前,經由臉書的再連結,再於短短十天內在金門重逢,我又見到了老醫師,親自遞交那篇藏了三十載、早已泛黃的剪報。與老戰友再握手的剎那,我彷彿聞到了再飄香的瑞岩香米,也似聽到了消失的圃丟仔又飛回的美麗歌聲。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