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人生大清倉

發布日期:
作者: 邱英美。
點閱率:745

 似乎我們的一生都在學習如何擁有,沒有人教我們怎麼捨棄。
 兒子的公司預定年底搬遷至新大樓,老板要他擬一個搬家計劃。我心想這有何困難,不外乎請大家整理好個人物品,然後找個搬家公司,確實無誤送達,再各自就定位罷了。沒想到兒子說這些只是基本工作,真正重頭戲在於如何節省搬家成本。
 「什麼叫節省搬家成本?」我一時有些丈二金剛。
 「就是不搬不需要的東西,因為多搬一樣就多一個成本。」
 我明白了,原來兒子面對的,是人性最大的挑戰-貪,以及人生最難的抉擇-捨。
 為了達成任務,兒子絞盡腦汁設計一些清倉遊戲,甚至推出辦公室競賽,看誰是清倉達人,誰最會化繁為簡,優勝者還可以獲得獎品呢。
 相信大家都有屯積的經驗。甫入新屋清清爽爽,接著雜物堆陳與日俱增,於是被迫在物中穿梭,左閃右躲,尋不著一方清淨。久而久之,物件終於喧賓奪主,住在屋裡的人反倒淪為配角了。
 讓物質完全主宰了我們的生活,所付出的成本是否太高?
 記得當年我們從五十多坪的大屋搬到一半坪數的小房,家具、電器、燈組、裝飾整整多出一倍,我二話不說全數送人;甚至那台跟了兒子15年的鋼琴,也給了一位愛琴卻無力買琴的小女孩。「物」不正因有人使用才得以彰顯其價值?
 日本女星高峰秀子,五十歲時決定息影,從此洗淨鉛華,過著簡單的家居生活。她資遣二名女傭,從九房大豪宅搬到三房公寓,賣掉華麗家具和服飾,只留下一桌四椅、二杯二碟。或許我們不必活得與她全然一般,但適時來個大清倉,清掉外在的贅物,同時也清理內心的妄想,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清理內部想必比清理外部更加不易。行至中年,越能體會簡媜所言:「漸老之路,宜乎一肩明月,兩袖清風。」這是一分人生的溫靄智慧,唯有明白了物慾的限制,接受了生命的期限,回歸真誠至簡的生活,以清風明月映照人生風景,始能坦蕩自若,面對落日餘輝仍不改談笑風生。
 談笑風生是一種人生的寫意筆墨,行所當行,止所當止,行止間卻又似有還無。這分自由需來自心靈最深處的清倉,非僅僅告別物慾這麼簡單;告別的,是沈潛於血液裡的傷痕斑斑。
 什麼是金門人的傷痕?翻開近代史,金門因冷戰對峙,無法選擇被劃入了最前線。金門人高舉聖戰的旗幟,並不能撫慰家破人亡的痛楚;反攻復國的偉大目標,更無法換來生命的基本尊嚴與榮耀。因此,金門人想爭一個公道,在歷史的長河中不甘只是一個泡沬。然而,當我們理解到這傷痕原是歷史造成,原是地理造成的,是否能以更宏觀悲憫的角度,重新看待這部世界冷戰史呢?
 欣見地區人士已開始思維以「和平博物館」來代替「戰爭博物館」。沒錯,真正告別戰爭的方法只有「放手」-放手讓戰爭的陰影遠去。人類的苦難是共通的,何不抹去心底的傷痕,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讓滄海一聲笑,換一個清風明月的人生。
 有一天,所有的東西都會向我們道別,不如趁早來個裡外大清倉,能捨則捨,不能捨亦捨,否則,屆時可得付出極高的搬家成本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