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計程車上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秀菁。
點閱率:973

那天因事到台北,一到松山機場,時間上的壓力使我必須選擇搭「計程車」。
上了車,我告知司機先生目的地後,他隨即和我聊了起來,首先他問我來自哪裡,我說是「金門」,他說剛下車的那位「阿伯」也是要去金門的,然後他開始暢談曾在金門的種種,那是民國六十四年間經歷的,如今經過近四十年了怎麼記憶還那麼深刻?
我問他在金門的哪裡,他說他是工兵,走過金門好多地方,水頭、金城、尚義、成功、山外、小徑、陽宅、沙美…,我好奇的問他,這麼久了都沒有再到金門走走嗎?他說「還沒有」,言下之意是家中孩子還小,加上有長輩在之類的原因,我建議可以「全家出遊」,他點點頭。他問我住在金門哪裡,我說「飛機航道經過的地方」,我以為這樣比較好連結,他還是再問,我說「金寧鄉」,這下可考倒他了,他對於哪一鄉、哪一鎮好像沒什麼概念,我只好說接近金城,靠海,他說「瓊林」不是也靠海?我說我們那頭的海可以一直連到料羅灣,然後他說「料羅灣」是金門很重要的港口。
他沒有去過小金門,當年哪來的「小三通」,事隔如此多年,他打開金門地圖都有些陌生,當年他們稱「中央公路」,如今改了名,我說還是有人如此叫它,想必他是怕當年的記憶一點一滴的消失,我想是異中有同、同中有異吧!畢竟今年已是民國一百零三年了,金門從戒嚴到解嚴,其中歷經多少不同的時期,早已不同以往,但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今天的金門,不就是由過往各種樣貌的金門累積而成的嗎?
說到「小三通」,我說很多人來到金門,也坐船到對岸去,他像做民調似的問了我一個深奧的問題,「統一」好還是「維持現狀」好?這問題當然每個人看法不同,立場也不同,他說他問過很多「香港」來的朋友,沒有一個贊成「統一」的,是啊!這議題太大了,想當年「九七大限」前我們一群人也跟著過去觀光,因為不知接下來的那裡會變得如何?或者平凡老百姓的我們只是想要「安身立命」就好。
他談到目前在金門高中一位「董老師」曾是他在「台大補習班」的同事,當時董老師是導師,而他是總務主任,董老師住「古崗」(頗得意的口氣說:你看如果我沒到過金門,怎麼會知道這些),那間補習班如今已關了,但人與人間的感情、緣分卻連了起來,我問他的大名,吳先生,我禮貌性的說改天遇到董老師再跟他說,末了再次邀請他「回金門」走走、看看,因為他是個「惜情」的人,當年不過是人生中的短暫一年,卻在他的未來歲月中烙下了印記。
平凡的日子常有一些偶然的緣分出現,誰知道下一秒鐘會不會又有什麼驚奇發生?人生,某方面來說,還真是「有趣」!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