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參賽教卓的一絲感想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維民。
點閱率:787

本月19日教育部教學卓越獎訪視委員,將要蒞校訪評本校的教學實況,這是我的教育生涯中第二次接觸這個獎項,2003年我擔任城中教務主任時,曾組織學校同仁參加教育部第一屆教學卓越獎的競賽,後來獲得金質獎,得到獎金60萬元,分享給40位同仁。
十年後在我寧中校長屆滿前夕,我又請陳雅蘭主任的英語教師學習社群提出「讀讚龍頭」的專案參加評比,經過縣府教育處長官核送,進入全國複賽,這是我校英語教學的一次檢驗。
民國101年5月14日我校建構完成「戰地生活英語情境教室」,這個教室結合我校多位教育奉獻者(諸如王建立主任、陳雅蘭主任、陳文壽組長…等)的創意與心血,以及我國中時代的師生周鳳珠、朱禹潔博士等,應用了先進的資訊科技與教育理念,我們成功建構了這座「金門第一、台灣唯一」的英語情境教室。
這座教室,我們一直把它定位在「教學基地」、「觀光景點」、「小型文物館」,在軟體課程方面,經過陳雅蘭主任、周鳳珠老師、朱禹潔博士的腦力激盪,我們已經設計編撰了一系列的戰地生活課程,應用資訊融入教學的互動牆、互動地板,文物館展示的器物、模型、圖照等,我們讓學生應用3D互動軟體學習,或是以角色扮演、遊戲、文物導覽、會議討論進行教學活動。
今年我校又以陳雅蘭主任為首,開發出My Country, my love與Spectacular Kinmen等系列課程,結合外師Jarita以及金大英語系周晏安主任的支持,應用「策略聯盟原則」,結合學區四所中小學,共同參與;應用「活化應用原則」,引導學生應用生活上的語言,以閩南語、國語、英語來認識介紹家鄉;應用「共同參與原則」,結合學區的教師、學生及家長,共同參與,期望學生能從智能、態度與行動,一起關心家鄉的人事物。
這是英語教學課程,也是環境教育課程,我們把兩者結合為一,提報競逐教育部的教學卓越獎,也是要檢視我們英語環境的建置、數位E化的教學、自編環教的課程、教師教學的模組,是否可以讓孩子認識到鄉土環境,訓練學生能夠進行環境探索,達到培養學生探索力、溝通力與服務力的教學實踐。
本校學區位於金門島的西北位置,有如龍頭的位置,取名「讀讚龍頭」,是期望我校學生在求學中能夠「獨占鰲頭」,能夠透過環境教育,了解這塊土地所孕育的鄉土文化,除了關心自然議題,也能深入了解人文歷史議題。
參賽教卓非執著在得獎與否?我們在乎教育理念的實踐,教學成效的達成,「雖然我們個人力量很渺小,但我們懷抱改變世界的心與能量是巨大的。」,這是我們討論出來的一個信念,在與學生教學相長的過程中,我相信我們多了一份責任與成就,畢竟教育的路途,雖然有時沉寂沒有掌聲,但相信給予孩子多一點能耐,夢裡睡覺也會笑出聲來,因為我們不枉費教育人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