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崛起與淡化

發布日期:
作者: 李錫南。
點閱率:819

金門地區中小學新校長遴選已落幕了,與2006年相似,出現了一批新教育領導菁英,調幅之大,影響深遠。因而引起各界高度關注。尤其今年度的型態與未來發展,值得觀察,將為金門教育史寫下嶄新的一頁。
本次新校長(以下所列均為剛出爐新校長)之產生,格外有意義,略微分析如后:
2014與2006之間重要對比,是戰後嬰兒潮世代的逐漸淡化,而教改世代正在崛起。分界點是1950年上下五年間,忍受砲火摧殘,親身經歷者。現有國立金門大學、金門空中大學、金門高中、金門農工職校、金沙國中、金湖國中、金城國中、上岐國小、卓環國小、古城國小、金沙國小、柏村國小、中正國小、金湖國小、正義國小、金城幼兒園等16所校(園)長均屬於戰後嬰兒潮世代的「老」校長,是舊世代的教育風格。
新崛起則是歷經九年國教至20年教改的年輕世代,包含烈嶼國中、金寧中小學、賢庵國小、開瑄國小、多年國小、安瀾國小、述美國小、古寧國小、湖埔國小、金鼎國小、西口國小等,若再加上銘傳大學金門分部副主任等計有12位新秀,可謂「老幹新枝」並陳,再過十年,年輕世代將大幅度崛起,而舊世代則完全消失。
「舊」世代老校長嫻熟行政程序及法規之「等因奉此」,強調行政倫理,善於發展人脈,經驗豐富;新世代的校長,成長於平穩生活中,尤其3C產品當道的時代,不善於擴充人脈,容易憑直覺來處理校務,在與上級依行政程序往來容易出「包」。他們都是資訊玩家,善於運用現代化科技融入教學系統。與同事之間容易「混」成一體。
其次符合性別主流化趨勢:這次出現女性出頭天的現象,而且將成為「常態」。女性校長包含金城幼兒園長、金鼎、開瑄、何浦、金寧中小學、湖中、金門農工職校等7所,大約1/4,尤其金鼎、何浦、金寧中小學在與男性激烈角逐中脫穎而出,另外開瑄則是單兵作戰,均為表現優異之女性領導菁英。
在校務運作上,女性的細心與貼心,是男性領導者所不及、特別是在「群雌爭峰」的中小學校園生態中,女性的教學能力多半超越男性老師。不過女性校長未來在處理校務資源分配上、人事措施,難免會受制於「女性小圈圈」而需要付出更多心力。再者必須鍛鍊自己「心平氣和」,去面對「群雌爭峰」或「女男不平等」的情緒化。
傳統上校長多為行政型領導,均為曾歷任教育局督學或職務上有行政經驗者,是以技術官僚(嫻熟行政法規)或非以教學為主之校(園)長。新校長出現教學型領導,包含金寧中小學等12所學校校長是國教輔導團團員,經常巡迴各校或受邀親自上陣教學的領導者,約有1/3。
從以上分析,可知新校長之出線,以行政型及教學型二者為主。就過去教育發展狀況而言,行政型領導有利於校務推動,與上級或行政系統嫻熟,容易取得上級的資源,因而習以「依法行政」、「接受框架」,比較平順,難以創新;新校長中以教學見長者,請大家拭目以待,是否能以課程領導、教學為先,突破框架,創造特色,寄以厚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