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大﹑二膽「卸下戰甲」將被上「觀光彩衣」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清國。
點閱率:1,114

大膽面積為0.97平方公里,二膽面積為0.28平方公里。金門大、二膽島由中華民國政府管轄,隸屬於烈嶼鄉,位於烈嶼島之西南方,相距約5000公尺,它距離金門島約12,000公尺,距離廈門島約4,400公尺。曾於民國39年7月26日爆發大膽島戰役,創造了「大膽島大捷」;47年8月26日爆發(826)砲戰,島上國旗被打壞十七面,直到第十八面國旗升起飄蕩,中共才以「單打雙不打」收場,大膽島又因砲戰揚名。
大膽原名大擔,戰役次(40)年,時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的蔣經國,蒞島巡視,以守軍光榮勇敢的戰績,肯定「大膽者,方能負反攻復國之大擔」,因而題贈︰「大膽擔大擔、島孤人不孤」,此後,連同互為犄角的二擔,同時改名為大、二膽,成為國防第一線的英雄島。
大、二膽於去(103)年(2014年)6月底,金防部移交給金門縣政府規劃開放觀光,行政院核定於今年6月30日完成基本設施整建後,將於7月1日到8月31日先試營運,最快106年(2017年)才全面開放觀光,但暫不考慮開放大陸人士上島觀光。
筆者在去年10月25日,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於金門大學舉辦「大、二膽島開放觀光學術研討會」,論文表示:大陸人士,每年參加「海上看金門」:看大膽島「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巨型心戰牆行程的遊客超100萬人次以上。所以建議政府應從長計議, 可以考慮大陸人士上島觀光。在不妨害國家安全前提下,可研究在金門本島或烈嶼島舉辦「大、二膽一日遊」,讓大陸人士在大、小金門報名參加,實施安全管制再放行。現在的金門逐漸褪下戰地的角色,兩岸之間的政策也愈來愈開放,因此,金門要發展觀光,就必需跳脫過去小格局的思維模式, 除了吸引台灣旅客外,更應將目標市場放在大陸龐大的潛在客源。
金門縣政府基本設施整建,應檢討現有大、小金門與大膽港埠、渡船、再增建大、小快艇、修道路、興建小型商店、餐廳、整建軍營成民宿或辦公處、發展多元水電供應等基礎設施,研討興建大膽與二膽間連結的空中纜車,或興建大膽島與烈嶼島青岐貴山間空中纜車?如可行也可免再建青岐碼頭,以獨特方式吸引觀光客,增加觀光條件。金門縣長陳福海日前視察烈嶼,曾表示大、二膽開放觀光,將由小金門(烈嶼島)作出入口的政策,他強調會尊重洪鄉長、洪議長與地方民眾的意見研辦,興建空中纜車交通方式,洪鄉長可認真請專家評估建議。。
整建大、二膽島,要採行「先文資保存,後建設開發」,以文化為主的發展觀光產業,將大膽21處,二膽13處的文化資產作整建,島上清代碑碣群指定為古蹟,並將《明威將軍墓》登錄為歷史建築。規劃大、二膽,成為一個動態的「軍事博物館」。金門的戰地文化具有特殊的觀光價值,因此應活化這些軍事設施,善用現有的軍事紀念碑、戰役遺跡與歷史,配合過去的史料和照片,針對碉堡、地下道、防空洞等設施,盡力維持過去原有的面貌,並對這些軍事用地與設施,加以規劃及綠化,輔以動態的體驗營活動,讓參加者可身歷其境,體驗過去戰役的激烈狀況,以豐富金門戰地特色內涵,相信會對旅客帶來一定的吸引力。
同時還要開發大、二膽海岸生態環境的景觀,海蝕地形,渾然天成;海岸沙丘,沙灘潔白,可發展成為海上遊樂活動景點。大、二膽長年受軍事管制和低度開發,有茂密天然植被,過境島類多,可設觀鳥臺,讓觀光客賞鳥,擴大原本以大、小金門賞鳥範圍。
筆者為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理事長,本會成員有文史大學教授、有駐過大膽的退役將軍、有規劃設計師等專才,如有必要,本會樂意推薦。總之,金門大、二膽未來的發展定位應在軍事、環境與人文,不宜過度開發,可朝國際休閒觀光島;軍事教育文化島;生態環境景觀島三個目標發展。大、二膽各產業缺乏,一定要與金門、台灣連結,以轉化成為此島的優勢。金門未來發展也應儘量與廈門差異化,那就以大、二膽開發觀光作典範,與大陸發揮互補性,而非競爭性,兩岸共存共榮才是長遠之計。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