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民宿
冬日午后,難得陽光普照,趕上水頭民宿走村尋秘活動,十幾家民宿敞開大門,各自以不同的風貌迎賓。「喝杯茶吧!」簡單一句招呼,我拾階而入,發現內院別有洞天,彩繪、童玩、書攤、素描,自由玩耍,溫馨而不張揚;餓了炒個麵茶、盛碗湯圓,亦都是尋常點心。牆上的字畫、照片最是引人目光,前者透露出主人的交遊嗜好,後者訴說著古宅的過往風華。
出了門,望見前院一棵老榕樹,枝葉繁茂,金色的陽光穿過枝椏,翠影層層疊疊,彷若舞動天地間的綠色精靈。主人在樹下擺了桌椅,我們一邊喝茶一邊閒話家常。此時耳畔傳來輕快的樂音:「熱情的太陽,十月的高粱,金黃色的花蕊滿街巷;海湧聲,過山鳥,聲聲叫醒阮的青春夢;庄頭村,金城酒,阮著是快樂的金門人……」。
這就是一方天地的幸福。
每年春夏之際,我總不願錯過加拿大西溫北溫花園藝術展(Art in the garden)。藝術家開放他們的家-正確的說是他們的工作坊-給大家參觀,展出雕塑、陶藝、繪畫、工藝……等不同創作。春天的花園草木扶疏、百花爭艷,作品自由錯落其間,有了奼紫嫣紅的背景襯托,尤其增添不少顏色。園中通常擺放一些飲料點心,有時也安排素人現場演奏豎琴或吉他,偶爾則聽到作者正訴說他的創作故事,就這樣靜靜地享受一個美麗的下午。相對於巴黎蒙馬特藝術區(Montmartre)或溫哥華格蘭湖島(Granville Island)的車水馬龍、語聲喧嘩,我更喜歡這種在自家庭院行走休憩的感覺,顯得如此悠閒自適。
下埔下一棟濱海民宿,本是不起眼的三層樓建築,主人為它在庭前造景,種植草坪、廣栽花樹,頓時一片綠意、生氣盎然。從老家搬來的幾個甕,調個頭即成為盆栽的美麗基座;不慎打破的水缸,倒地一放竟成為天然池塘,主人在池塘裡養睡蓮,蓮葉底下兩隻小魚游來游去好不愜意。大陽傘下有幾張休閒椅,專為識與不識的遊人而備。我是常客,每遊至此,主人總煮茶相待、盛情感人。或許大山大海的氣象令人嚮往,但往往記憶深刻的,卻是這小小一方天地的情意。
藝術原本就應該融入每個階層民眾的生活。有一回聽嚴長壽演講,他說去德國搭計程車,計程車司機播放巴哈的無伴奏組曲。這一點也不稀奇,我去義大利旅行,遊覽車司機聽貝多芬、柴可夫斯基;在維也納公園,有人拉起小提琴,有人即隨之起舞跳起華爾滋。我和加拿大朋友談作曲,他是公車修理工;我和法國朋友談聖嚴法師的人間佛教,他是木工。原來藝術並非只能供奉在巍峨的殿堂,它往往藏身在最簡單的庶民生活裡,並以最自然的生活態度呈現。
生活美學俯拾皆是。翟山坑道音樂節,巴哈「薩拉邦德舞曲」和莫札特「小夜曲」的演奏令人如癡如醉;「鐵達尼號」和「十面埋伏」的曲目也同樣動人心弦。民眾不分老幼尊卑,依序環繞水道站立,共同享受美好的音樂饗宴。
民宿之可愛即在於它的純淨自然,誰會在家裡濃妝艷抹呢?我常想,如果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的家當作民宿,佈置上用點巧思,不論陽春白雪或下里巴人,盡情展現各自獨有的生命元素;最後,別忘了注入歡喜迎賓、快樂分享的真情實意,與有緣鄉親一起淘玩人生,將是怎樣的一個有情人間哪!
一方天地的幸福唾手可得,水頭民宿走村尋秘,要能走出水頭,走出民宿,所謂「十步之內,必有芳草;陋巷之中,就有春天。」春天的腳步已近,屬於金門的2015,是否能夠芳草萋萋、春意滿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