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印心石

發布日期:
作者: 洪篤欽。
點閱率:799

金門某個不知名海岸有塊石頭,其型若心,和湖南資江上的印心石自然不是同一回事。某日在許銘豐老師的相本看到這塊奇石照片,不免想到資江印心石後的一段故事。
資江東流經小淹鎮入安化縣,江面離岸聳一大石,其石作方,水漲不沒,當地人俗稱「官印」。「印心石」一名早見酈道元《水經注》卷三八〈湘水〉,原是衡水縣南河灘奇景。《湖南方物志》亦載:「資水在安化縣境,亦有方石,其形如印,曰印心石。」
大凡好風水總要應在一個當地人身上,風水以人顯,人以風水貴,而這個人最好又上應星昴,得天地靈氣所鍾之毓秀,正好又幹出一番功業,正好得到皇上嘉許為「干國良臣」,相得益彰,後世稱美。林則徐有「石是印心心是印石,生前星宿已羅胸」詩,講的就是其薦主和宣南詩社時相唱和的詩友,印心石屋主人,陶澍陶雲汀。
陶澍家居小淹鎮,幼時聰穎好學,從父讀書,書齋在印心石北,故名。陶澍科名甚早,嘉慶七年壬戌科進士,其父陶必銓卻連十科不第。
《印心石屋圖說》收有桐城名家姚瑩跋文:
「上以公督兩江地方,軍政漕河鹽務庶績,咸懋褒獎之,所以慰勞公者殊厚。既詢公家世,公悉以對。且請一月假省先墓。,蒙諭可。
上復詢所居,公對『在安化東北鄉之濱。幼從父讀書,江上兩岸石壁屹立如門。潭心一石高出水面,四方如印。』上對讀書所,因以『印心石屋名其室。上欣然,親作四字以賜。』
道光實錄記載,陶澍那趟上京述職蒙道光召見達十四次,可見聖眷之隆。姚瑩對當日召對場景接下來的描述僅寥寥數語(姚瑩和台灣淵源甚深,鴉片戰起正在台灣兵備道任上):
「字方八寸許,前有可師可法壁中書,引章後有小璽,曰「虛心實行」。公入謝,且當謹勒石垂不朽,上曰:『豈摩崖耶?若爾則所書尚小,當更作擘窠字。』翌日,御書復賜大字,方徑尺有六寸,遒勁整嚴,乾端坤倪,宦翰昭回,超邁敻古。」
姚瑩是正經人,頌聖套話自不可少,姚瑩沒說的是,陶澍奏對退出後心裡不免犯嘀咕:這字也未免太小,當然還是恭而謹之的摺好納入皂靴。事為眼尖侍衛全看到眼裡,馬上到道光皇帝跟前咬耳朵,道光旋即召回陶澍,說:「拿來吧剛剛寫的字太小了,我給你重新寫過,換個大號的給你。」只見陶澍像變魔術一樣不緊不慢捧起朝冠拿出摺好藏在帽裡的御書上呈,道光佯怒道:陶澍你好大狗膽,朕的御筆就這麼不入你法眼?要你這麼對待?」陶澍也不是個簡單腳色,從容對曰:「聖上御筆高過天呀,理當存在為臣最高處」,道光聽了龍心大悅,下筆如有神,就寫下姚瑩筆下超邁古今的「印心石屋」四大字(事亦見賀熙齡〈御書印心石屋記〉)。
瓊林有「御賜里名」牌坊,實在風光得很。我沒留意牌坊上是誰提的字,肯定不是御製(或許是僊洲首僕提的也不一定),人家御口欽點御筆親題的,豈有不隆而重之到處顯揚(顯擺)的。陶澍做的官大,他治下和家鄉得此榮寵,豈有不大刻特刻一番,所以今日像是陶澍的家鄉安化、岳麓山、南京、廬山、金山、洞庭湖的君山等地都見得到這四個大字。連麗江有家叫做「印心石屋」的客棧民宿也不知跟人家湊什麼熱鬧。
左宗棠很以結交攀附為恥,就賀長齡西席那會也應邀製了一對語:
「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日夜流,八州子弟,翹首公歸。」
陶澍和胡林翼、左宗棠一番遇合之奇,以及陶雲汀的少年綺情,則又是另番故事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