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熱情戰史館西洪無戰事

發布日期:
作者: 陳延宗。
點閱率:707

5月8日這天,輕騎漫遊在伯玉路上,薄霧緊緊相隨,一路上,回想軍旅期間,外出督導時常往來中央公路,如今,為紀念金門現代恩公主胡璉將軍,已更名為伯玉路,到了山外,經過羅保田神父紀念園區,向這過半民眾心目中難忘的神父致上最敬禮,再繞著太湖走,抵達八二三戰史館時,才八點多,就先在榕園逛逛。
榕園位於西洪,這裡正是《滄海紀遺》作者明洪舜故居,小學年代,曾跟隨師長由金城到榕園遠足,可是童年時難得的經驗。昔日在附近砲兵連服務時,每當繞著太湖跑步後,也常來榕園休息一下。而連部後方便是后壟,即是探花宰相林?祖厝所在,軍旅期間,對金門古代先賢瞭解不多,竟不知他們住得那麼近,倒是常聽前輩談起胡璉將軍與羅保田神父服務民眾的事蹟,兩位對地區民眾頗多關懷的賢能都與戰地軍民有著密切的關聯。
快八點半時,再在戰史館前巡迴一下,周邊有戰車陳列、也有砲彈模型、榴彈砲與飛機等等,讓人未進館參觀,即已感受到一陣陣煙火味道撲鼻而來,看到原本都待在碉堡裡的榴彈砲,彷若看到老朋友般親切,由於天天露宿風餐,少了阿兵哥保養呵護,顯得蒼老多多,而昔日的老營區,如今也成為閒置營區,常見一群群追夢人爭相探訪的天堂。
八點半,八二三戰史館正式開門,也開啟著我在這兒新的學習課程。這個原本陸客極少參訪的地方,現在則常見陸客前來拜訪,而我回想今昔,由穿著迷彩服與穿著便服來到這裡參訪,不同的身份也帶著不同心境與心情,面對著八二三砲戰往事,心情起伏大不相同,卻同樣感受到那股憂傷與哀愁,兩岸分別向美蘇軍購武器砲彈,同胞間卻相互對轟,歷史的無奈留下了傷口,久而久之,不知能否記得多少?
午休時刻,在咖啡廳喝著咖啡,回想著我們曾經苦過的烽火年代,但比起年長一輩的父老們,我們又幸運多多,如今,我們也僅能由八二三砲戰歷史紀錄中去感受到那時代的苦,那時候的甜,我想起西洪砲兵連時,少小離家,隨軍蒞金的胡里松士官長帶著眼淚變老的軍旅記憶,想起金門現代恩主公胡璉將軍與羅保田神父疼惜軍民的感人事蹟,以及大舅談起砲戰期間自衛隊員捨身協助傷患救援故事…,在八二三戰史館的一天,我彷如度過一世的歲月。
歲月讓人有如梭之感,離開戰史館時,我則清清楚楚的記得,這幾年陪同貴賓來到戰史館參訪時,常看到嘉麗、嘉怡、欣怡等親切又專業介紹戰史經過,並獲得讚賞與肯定的畫面,這一天,再次見識到金門年輕人對家鄉的關懷,對歷史的關心,再三讓人動容。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