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賢與能
赴台參與輔導會舉辦的志願服務表揚大會,席開百桌,人龍蜿蜒、萬頭攢動,猶如地方有頭有臉的社會人士嫁娶一般,簡直熱鬧非凡。參加人員無論西裝筆挺或穿著各式背心,其樸素、鮮豔與莊重,不可同日而語,甚而臉龐都掛滿著燦爛的笑容,相互之間的交談,彷佛是一個大家庭,凡此,幾乎都是美的焦點。
藉著該項活動的參與,我又趁機飛去探望負笈台北的孩子,當看到他們日漸成長懂事,內心的欣慰不言可喻。目的達成,在搭車到松山機場的路上,運將問我來自澎湖或馬祖?我據實相告來自金門。對於金門的選情,台灣也關心,他打聽老宋、小朱或小英,誰在金門比較受歡迎?可是他卻問錯了對象,對於政治,我是白紙一張,也沒興趣去談。
誰當選,身為市井小民,我無力去管,或去左右選情,無論任何選舉,始終認為只要緊緊握住手中這一票,在重要時刻投給心儀中的人選,且有實際作為的人,而不是那些光說不練、沒有誠信的人。至於外面的選情,儘管沸沸揚揚,文宣滿天飛,甚至講得口沫橫飛,依然不能影響我的思維。猶如有一天,我走在金城街道上,後面有人嚷著:「大姐、大姐,能不能接受我們的訪問?妳支不支持○○○,無論支不支持,對她這個人的看法如何?」
當下我只想留給他們一個想像的空間,沒給拍照、亦沒有給年輕人答案,看他們臉上的失望表情有些不忍,這不過是一個題目與回答而已,但就是不想去觸碰。說穿了,他人忙政治,我則忙家庭,誰當官,我一樣是個煮飯婆,每天下灶腳吸油煙,三百六十五天沒得閒。反正誰治國都一樣,有能力的上台,沒票源的下回再來,這就是選舉,但也得看看候選人有沒有領袖的命。而凝聚思考,至於哪一個政黨或哪一位候選人,是否真正關心這座曾經被砲火蹂躪過的島嶼,相信島民都了然於胸。
往常,金門是國民黨的天下,而今他黨也嶄露頭角,金門百姓動了起來,選人不選黨的口號也因應而生,選民要選誰,即使不能實踐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的選賢與能,但人人心中一把尺,不要盲從就好。而許多地方,有人高喊要選誰,後面隨即有一票人在跟隨。民主的選舉,不要有枷鎖,候選人也不要在半天劃大餅,做得到做不到,豈能瞞過歷經無數次選舉的鄉親,他們要的是一個學養俱佳、務實能幹,對國家忠誠,且愛民親民,所作所為讓人民有感,能帶動國家經濟發展,給國民一個好的生活環境,這才是重要的課題。
選人不選黨早已存在於諸多家庭中,父親是國民黨、孩子是民進黨、孫子是新黨,要選誰,他們心中早已有了定見,誰也不能干預誰,這就是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