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病態的國家認同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欽進。
點閱率:1,672
字型大小:

眾所周知,台灣是個國家認同分歧的社會,但所謂的台灣意識正逐漸抬頭、蔚為主流,卻是不爭的事實。本文無意探討台灣該往哪裡走,只想讓大家明白,國家認同和文化認同有著本質上的差異,熱血激昂者,千萬不要走火入魔。
首先,大夥現在對「中國」這個詞存在很大的歧見。我們可以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雖然此刻中華民國在台灣,但中華民國卻不能率爾的簡稱「台灣」。近日,藝人羅志祥一句「大家都是中國人」,引來不少抨擊,難道大家真的了解所謂的「中國人」代表的又是什麼東西?我們可以拒絕中國,卻拒絕不了中國文化,或者大家覺得順眼點,也可以說是拒絕不了中華文化;因為文化根源於祖輩、深植於血脈,斷不是想拔就能拔、去之而後快的。
世界上的國家有許多類型,民族國家算是一種。沒人規定華人只能共同組成一個國家,所以也沒人能決定中國只有一個,如果中華民國只能等於台灣,或是台灣只能等於台灣,或侈言「中華民國不懂台灣的故事」,那才真的是把台灣當成「鼻屎之地」,甚至可以視之為進行自我文化閹割的失根浮萍。
事實上,在文化上認同中國,何罪之有?有罪的,是把一切的中國符號都二分法、意識型態化,讓對中國文化的歸屬感變成一種無可救贖的罪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扁總統的成名作──「一邊一國」;在政治利益操作和統獨意識的對立下,台灣為了不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有所牽連,為了劃清界線,開始抵制一切跟「中國」有關的事物;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開啟了去「中國化」行動。因為要「中國化」,所以有病態到認為台灣的組成只有「台灣文化」一種,不想想祖厝的源流、墓碣的祖籍、故宮的文物、宗教的儀典、節慶的禮俗,又是因何而來、因何而留。台灣不是石猴子,不可能憑空出世,更不可能喊一喊、自我閹割一番就能變出一個「台灣國」。
因為國族認同的混淆,致使讓台灣社會始終迷漫著不安的動盪。認同中國者,一邊;認同台灣者,一邊;認同中國文化,又認同中華民國在台灣者,則叫做中間選民。於是乎不是「一邊一國」,而是國中有國,中華民國的體內有意識型態者的「台灣國」,也有擁抱中國文化、華人文化的台灣民眾,更有根深柢固的中國迷,在這樣雜亂的關係及國族認同之中,還牽扯了國際勢力的制衡、各強權國的利益與虎視眈眈;台灣如不圖謀自強、自救,又如何指望善於見風轉舵的強權者,屆時會伸出援手?
台灣千萬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放在世界的棋盤上,台灣不是工具,就是棄子;中國沒了台灣依然是強權,台灣沒了中國,還剩下什麼?台灣繞過中國擁抱世界的機會微乎其微;中國繞過台灣背後「下黑手」的機會卻所在多有。除非台灣已經有足夠和強權國叫板的實力,否則,「去中國化」無異是「盲人瞎馬」,亂搞一通!
因為中國夠強大、夠源遠流長,所以華人文化也被聯意為中國文化,「中國人」本就存在各自解讀的空間;但小英會被美談為「華人首位民選女總統」,卻沒人會說她是「中國人」的女總統。文化認同絕不等於國家認同,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何罪之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