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入門析聯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邦祥。
點閱率:1,268

陳氏祠堂右廂聯對上聯:「述德溯潁川誦芬有自」,作者不詳。其中用了東漢潁川侯陳寔、陳元芳、陳季芳父子的故事,試探如後。
陳寔字仲弓,東漢潁川許人。他仕而愛人,講究誠信,德高望重,名重天下。曾受「黨錮之禍」牽累,陳寔一生沒有做過什麼大官,僅在永城一帶擔任過縣級官吏太丘長,故後世稱其為「陳太丘」。與子陳紀(任大鴻臚)、陳諶(司空椽)並有高名,當時號稱「三君」。又與同邑的鍾皓、荀淑、韓韶,以清高有德行聞名於世,合稱為「潁川四長」,而陳寔居其首。
上聯「述德」,所指的是陳寔與當時名士相會一事。《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上〈德行〉:「陳太丘詣荀朗陵,貧儉無僕役。乃使元方將車,季方持杖後從。長文尚小,載箸車中。既至,荀使叔慈應門,慈明行酒,餘六龍下食。文若亦小,坐箸前。于時太史奏:『真人東行。』」
引文中所敘述的是:太丘縣長陳寔去拜訪朗陵侯相荀淑,因為貧窮儉樸,沒有僕役侍奉,就讓長子陳紀(字元芳)趕車,四子陳湛(字季芳)持杖跟在車後,孫子陳群(字長文*元芳的兒子)年紀還小,就坐在車上。
到了荀淑家,荀淑讓三子荀靖(字叔慈)到門口迎接,六子荀爽(字慈明)敬酒,其餘六個兒子上菜,孫子荀彧(字文若)也還小,就坐在爺爺荀淑的膝上。這時候太史夜觀星象啟奏朝廷說:「有真人往東去了。」
這「真人」意指道德崇高,足為楷模者,指的就是陳寔。以陳寔的為人處事來說,被稱作「真人」是擔得起的。他時隱時仕,進退有據,生逢亂世,獨善其身。享高壽,得善終,蔭澤子孫後世,簡直就是完美人生。
後世對此事引注頗多,內容大同小異,但繁簡不一,摭錄三則,六本古籍原文於下供參考。例如在南朝.梁.劉孝標的注引南朝.宋.檀道鸞的《續晉陽秋》曰:「陳仲弓從諸子姪造荀父子,于時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賢人聚。』」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卷一〈天部上.星〉引南朝.宋.劉敬叔《異苑》曰:「陳仲弓從諸子姪造荀季和父子,于時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內有賢人聚。」
宋.李昉《太平御覽》卷三百八十四〈人事部二十五.幼智上〉引《漢雜事》曰:「陳寔字仲弓,漢末太史家瞻星有德星見,當有英才賢德同遊者書下諸郡縣問。潁川郡上事:其日有陳太丘父子四人俱共會社,小兒季方御,大兒元方從,抱孫子長文,此是也。」
綜上所述,可知太丘長陳寔父子孫四人,於東漢末年訪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德星乃是歲星。太史為此上奏漢靈帝:「德星聚奎,五百里內有賢人聚」。漢盛行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的學說,「德星聚奎」嚴重威脅統治者。於是漢靈帝詔書峻切下許昌郡,郡派人查訪,得知是退隱的陳寔率子孫和號稱「八龍」之一的荀淑等人游於許昌西湖,漢靈帝接到奏書,因為陳寔的高道德,知曉他絕對沒有稱帝的意向,終於放心,遂在許昌西湖敕建「德星亭」紀念此事。東漢蔡邕為其撰寫陳太丘碑文並盛讚其名號為:「文為德表,範為士則」。陳氏族人也常用「德星堂」、「德聚堂」來命名祠堂。所根據都是「德星聚奎」這個故事。
「述德溯潁川,誦芬有自」:述,敘述;溯:追溯;誦:歌頌;芬:芬芳德馨;自:從,解釋為來源。整句的意思是:記述德星這個歷史要追溯到潁川侯陳寔父子孫四人的典故,我們後世在歌頌他的德馨時還莫忘記先祖的高尚道德。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