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家與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維民。
點閱率:1,217

這一陣子接連有幾件國家大事在發展進行,一是教育部的課審大會在審12年國教的社會領域課綱,討論到課程比率與上課時數,沸沸揚揚的,有意要把「台灣史占比從歷史學習時數的三分之一提升到二分之一。」,此舉引發了「去中國化」的討論。
另一件是今年適逢金門823砲戰的60周年紀念,不管台灣或金門的社會各界,陸陸續續辦了許多場次的紀念音樂會、戰友約集巡禮古戰場活動、官方或個人出版823戰役記實書籍文宣、金門縣政府推出和平(瓷瓶畫有荷花)紀念酒……等。
這兩件社會大事似乎不相關連,但仔細推敲,兩者都是雪地鴻爪,在歷史的脈絡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不從嚴肅的國家大事談起,光是從世俗的人情世故來說,還真的有許多故事可講。
就從世俗婚姻的「芋頭與番薯」來說,四五十年代在金門或台灣,同樣有許多這樣的配對,那年代的結婚證書,制式是錦緞封面,裡面夾一張印有琴瑟和鳴,鳳凰于飛的片紙,固定格式會寫一些男女雙方的姓名、出生年月日,以及介紹人、主婚人、證婚人、代筆人等名銜,中間一定會有一段:「兩性聯婚一堂,締結良緣,永結匹配,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的吉祥詞。那時候的新人,在雙方家長見證下,到戶籍機關買一枚印花貼下去,就擁有一張成為夫妻的「證據」。
如今來看這些「結婚證書」,我最感興趣的是主角是台灣新娘與大陸新郎,這是在那動盪時代「芋頭與番薯」結為一家人的證據,這是最饒有趣味的事。
我另收集到一幀很特殊的裱褙家書,那是一位在大陸的父親寫給在台灣的兒子,是一封閒道家常的書信,作父親的以俊秀飄灑的筆跡,寫著:「……玖贊叔於本月初,送眷回宜,聞在家耽擱二日,隨即趕赴湖南、衡州,或隨隊開往貴州、四川一帶,地點不得而詳……」,「……台灣出產,想以海味為大宗,以後如有機會,或郵費不重,可由郵寄點來,酌之可也。」從信文內容可推敲那個兒子時是台灣,那時兩岸應該還未完全隔絕,兒子在台灣,作父親的在大陸某地,分割兩地,只有靠千里鴻雁傳信息。
信中又寫作父親的許多勉語:「家中均適,不必遠念,只盼努力學術兩科,勿畏難,勿因循,古諺云: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上人。你宜時常玩味斯言,切記。」這封家書展現在那兵荒馬亂時代父子分隔的牽掛,讀來饒有趣味,我會猜測這對父子後來有沒有再相見,我想一定沒有,否則做兒子的何必把父親的墨寶裝裱,懸掛在牆上展讀,這封歷經烽火的家書,最後竟然跑到我這個陌生人的手上,我望著那古舊暈黃,水痕淹漬的紙面,一股行雲流水的氣勢帶出一股暖暖的親情,說起來不勝唏噓,。
我替這位兒子在想,後來不知道他在台灣怎樣生活?他是否也娶了一位台灣老婆,還是入贅當了人家的兒子,為別人養老送終,或是他是一人終身,孤家寡人一個。
在那時代,在金門,也有許多年輕的阿兵哥,他們被慣稱作「北阿」,不管籍貫是江南或江北,不管祖籍是黃河邊或長白山,金門人通稱他們是「北阿」,他們有些是十七八歲的「青年軍」,剛上戰場還會發抖,到了金門,有些得緣,能夠有機會,認識對象,結了婚生了子,落地生根,繁衍了下一代,這些外省第二代,我們就稱「北ㄚ囝」,後來這些「北ㄚ囝」,很多在金門讀書就業,也結婚生子,就這樣一代傳一代,這樣奇妙的生命組合,也存在我家,一種順勢的自然而為。
就像前兩天,新黨的郁慕明主席到福建晉江的圍頭村,參加了「第五屆海峽兩岸返親節」,說道此時此刻,兩岸的冤家變親家,過去的戰火變成今天的煙火,這在金門和台灣,都是現實與事實,說真的,小老百姓那懂得那麼多的政治,所謂的意識形態只存在政客的利益,生活與親情,是一種幽微的自然發展,有時且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因此想要從教育上強灌國家認同,說真格的,還真有點勞神費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