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錫奇老師的關懷始終都在

發布日期:
作者: 陳延宗。
點閱率:1,270

2001年金廈首航之日,《歷史、本位、李錫奇》創作展暨李錫奇創作歷程學術研討會相繼於金廈舉行,個人在根陣引介下有幸參與盛會,這位昔日在金門當兵的詩人商禽眼中的小孩子,此時已是當代藝術界不可多得的藝術家。廈門展出期間,個人在樹清介紹下採訪顏立水前輩,茶敘時並與劉登翰老師話話家常。
小三通這一年,開啟兩岸之間政治文化與鄉情族親的多元連結,個人結識李錫奇老師,也認識到兩岸藝文界眾多前輩,親臨豐富的藝文會場,常有大開眼界之感,無意間為自己進入文化工廠之前累積厚厚能量。其後,李老師為籌劃以漆畫為媒材的作品,數次邀我陪同前往福州檢視作品進度,見識到兩岸知名的漆器師傅與藝術大師理念及工藝的契合,竟讓藝術品璀璨閃耀,奪人目光。
幾次前往福州檢視漆畫作品進度時,李錫奇老師都會抽空去探望當地的老朋友,或是藝術家,或是文學家,最常見面的則是劉登翰老師,兩位老兄弟可謂是無話不談。當漆畫作品接近完工尾聲,再次陪同李老師前往福州,此趟順便抽個空,拜會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與陳慶元教授等諸鄉賢敘舊。
其後,李老師顧著一部中型貨連,載著漆畫作品從福州一路南走廈門,四個多鐘頭的車程,我同時也沿路飽覽兩側風光。抵達東渡碼頭時,李老師因還有事要處理,須再逗留一二日,僅由我獨自將作品帶回金門,由於船上並無熟識的人,只自行將為數眾多的作品扛到船上,到了金門水頭碼頭時,再一件一件由船上扛到碼頭地面,在川流人潮之間搬運,頓時頗有舉目無親之感。由於已近傍晚,經接洽作品暫留在海關辦公室,隔日早上經檢查後再領回,第二天上午僱車載作品到金城時,再請貨連公司運送到台北李公館,這次的學習之旅也就告一段落。
李錫奇老師有藝術天分,也勇於嘗試與創新,更有一顆良善的心,所以,兩岸都結識許多各行各業的好朋友。幼年,曾經在古寧頭北山金源遠老厝瞭望遼闊海域的李錫奇老師,想像有一天也能到世界去冒險,在走遍天涯海角,結識五湖四海好友,終於也因藝術品知名世界。更可貴的是藝術創作回到原點,以中國為本位,以鄉情為核心,在廣結善緣之中,在相繼推出七十與八十回顧展之後,他終於回到大地村老家與親哥哥見面,鄉情與親情相繼為他的藝術創作增添更豐富色彩。
藝壇變調鳥,對藝術、對鄉情,對老友,對後輩始終都有不變的疼惜,他的離開讓親友不捨,但他的關懷始終都在。李錫奇老師曾說某次歐洲之行,順手寫下幾個字,並藏進周邊環境一角落,等待未來有緣人尋得,這個行動藝術,是他留給大地的一個世界密碼;那一天,當您飽覽世界風光時,無意間捨得李錫奇老師的乾坤留言,您必然會感動,李錫奇老師始終都在,幸福的您,請與大家分享您的傳奇密碼。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