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挺館用的!」
有一年我們一夥四個人到紹興攬勝,一上了計程車,屁股還沒有坐定,司機劈頭一句:「你們來幹什麼?」我們興沖沖的回說來旅遊的。他說:「紹興沒什麼好玩的。」當頭潑了我們一盆冷水。我們從金門千里迢迢,搭船飄洋過海,又搭了幾個小時的動車,慕名到了水鄉紹興,結果收到這樣的信息,心裡頓時涼了半截。
好在既來之,則安之,總不能馬上掉頭回去吧!所以就按照既定的遊程,發現紹興正如司機所言的:「真的沒甚麼好玩的。」
紹興缺少名山大川,自然景觀沒有出奇之處。我們先到一個聽說是吳越春秋時期的遺址,只見岩石臨湖而立,剝面如刀削的工整,遙想兩千多年前,怎麼會有這樣的技術,搭了烏篷船穿梭遊湖,倒也別有一番興味。
王羲之寫蘭亭集序的山陰會稽,當然是必遊之處,可是發現周遭並無崇山峻嶺,茂林修竹,也無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王羲之的文章實在寫得太美了,讓人發思古之幽情。然而群賢一千多年前在此修禊事,曲水流觴的地景極為簡陋,又無公共造型藝術曲盡其妙,辜負了這個歷史名勝。
再去大禹陵,相傳大禹死後葬在此地,只見矗立一塊大石碑,其他也沒甚可觀之處。這是紹興自然景觀的大觀,花不多時間就可一覽無遺,然而我們玩了幾天仍然沒有看個夠,這不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嗎?因為紹興有人文景觀。
紹興人文薈萃,出了幾個有名的人物,如王羲之、徐文長、蔡元培、魯迅與周恩來等。魯迅的故居與紀念館,蔡元培的紀念館,都會讓人盤桓老半天。而魯迅筆下的魯鎮,不僅上演阿Q的戲碼,到處還可見魯迅文章的摘句。整個魯鎮很魯迅,也很阿Q。這真是人文很好的賣點。
這讓我想到我們金門,金門也沒有名山大川,同樣缺少自然景觀。紹興的觀光景點是做出來的;金門有它不同的元素,同樣也可以做的出來。我們常說金門有四大觀光的特色,每常朗朗上口。
我們常說金門有戰地文化,然而應有戰爭與和平博物館。
金門是閩南文化的原鄉,應有閩南文化博物館。
金門是僑鄉文化,應有海洋與僑鄉文化博物館。
金門是自然生態公園,應有自然生態博物館。
另如我們強調的白酒文化,應有金雞母金酒與高粱文化博物館。
這些都是金門發展觀光的要素與強項,做了就有,不做它就躲在歷史裡面。文藝復興時代的雕刻大師米開蘭基羅,有人稱讚他雕刻的功夫了得,栩栩如生,他自謙的說他們本來就在石頭裡面,他只不過把他們叫出來而已。今天我們同樣也要把他們叫出來,有誰能夠呢?
紹興有些館我們都沒時間去看,至今覺得頗為可惜。金門除了上述這些館之外,倘若也成立很多的人文場館,如鄭愁予文學館、洛夫文學館、金門美術館與李錫奇美術紀念館等等,呈現文化的多元性與可看性,讓金門也成為人文之鄉,發展金門的人文景觀旅遊,相信會跟我們到紹興旅遊一樣,覺得時間不夠,沒有看完,好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