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聲音和書寫的交融
秀竹與秀端,陳家兩姐妹,努力寫作、教學,享譽文壇、杏壇!妹妹秀端是東吳中文糸畢業,任教期間,又教又學,獲台師大國文碩士、廈門大學中文文學博士。秀竹雖非中文系本科生,但長期熱愛寫作,出版多本新詩與散文,是名作家,今年勇敢挑戰學習旅程,考上大陸漳州閩南師範大學博士班,近日又獲金門縣文化局出版品補助,新書《聽見金門-好聲音》即將面世,秀竹邀我寫序,在此分享閱後心得一二。
秀竹姊的文筆嫻熟,用詞淺白,讀其書,彷彿聽聞鄰家姐妹說話,透過她的文字聲腔,帶著大家走進她的生活,跟著她的腳步,走向金門的鄉野。不論是食物的美味,還是金門的各種聲音,都在她的筆下展現,像靈動的音符。例如:鍋鏟乒乓作響,一盤〈辣炒空心菜小魚干 〉就端上桌了,細加品味,文中有溫馨的人情!
書中有詩有文,〈一周紅蛋〉、〈菜頭酸〉、〈種一畦油麻 大嫂的油麻分享〉、〈麵線盤 瓊林限定〉、〈一彎豆莢 皇帝豆〉、〈秋 芒想〉、〈生命之約 薑黃花〉、〈功夫 李丞鏞先生水墨畫〉、〈恬適 雀華草長-書寫李丞鏞先生水墨畫〉、〈一串銀鈴 知更鳥的情歌〉、〈春唱 棕背伯勞的情歌-李丞鏞先生水墨畫〉、〈花仙子-岑岑的創意〉,這些詩篇,不論是寫食品或植物、鳥鳴、水墨畫,都平易近人,如同親聞。
讀其〈天地大美-濱海一角環境分享〉,可分享不少動植物知識,其中提到草海桐、薄翅蜻蜓、斑鳩、戴勝、榕樹、小白鷺、彈塗魚、蒲葵、蚵、棕背伯勞、紅樹林、白鷺鷥、蜘蛛百合、待宵花、馬鞍藤、鳳凰木、金英花,可見秀竹姊平日注意觀察自然界、用心學習,方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跟著風旅行去--金門東北角〉一文,讓人深刻領略金門強勁的東北風,在金門生活過的人,寒冷狂風刻骨銘心。強勁的風,將我們雕琢得更為堅韌、勇敢。文中寫沙、岩石、濱刺麥,令人印象深刻,當日我亦為活動學員,大夥在吳啟騰、林英生、陳秀竹等人帶領解說下,走訪寒舍花、后扁、田浦、峰上等地,收穫滿行囊。
〈冬季限定-「金門最美風景-鳥」〉,我們隨著秀竹的大文,看到冬天才出現的赤頸鴨、鸕鶿、魚鷹、鷸鴴、東方環頸鴴、黑腹濱鷸、裡海燕鷗、蒼鷺、蒼翡翠、黑面琵鷺、高翹鴴、白面琵鷺、羅文鴨、尖尾鴨、白冠水雞、小水鴨、大白鷺、小白鷺、白額雁,秀竹姊擔任野鳥協會多年的總幹事,早已是賞鳥達人了。
〈清白傳家─四知衍派的文化馨香〉、〈忠孝廉節傳鄉里─金門瓊林蔡氏家族的文化傳承〉、〈清廉愛民、固守封疆傳千古─金門縣瓊林進士蔡守愚〉這幾篇宗族敘寫,讓我們透過秀竹文字,明白金門島嶼雖然不大,湖下楊家、瓊林蔡家,都有底蘊深厚的宗族文化。文風鼎盛、科甲聯登、忠孝傳家、廉節傳世代,這些好名聲,身為蔡家媳婦,秀竹不吝分享。
秀竹姊〈慎終追遠、孝思綿長─金門冬至祭祖觀察(後(后)盤山下井、頂井后厝王氏家廟)〉一文,書寫的正是我的祖籍地-后盤山,每年冬至祭祖,我都會積極參與,拍照在臉書分享。金門縣政府極為重視金門的祭祖文化,每年冬至,參與祭祖的公務人員都給予公假,政府重視金門文化的推廣與傳承,也將金門的文化好聲音傳出去。
秀竹的新書充滿了動人的聲音,文字擁有厚實的能量,祝賀秀竹新書出版,也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