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凌霄花或者木棉

發布日期:
作者: 王學敏。
點閱率:1,345

朦朧詩派著名詩家舒婷,最膾炙人口的名詩〈致橡樹〉:「如果我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來炫耀自己/……」這是她創作於1977年一首歌詠愛情的詩。
舒婷曾談起這首詩的創作背景,讓人聽了覺得很有意思。她說:實際上,這首詩的產生既簡單又普通。舒婷回想,福建有位海外歸僑─老詩人蔡其矯,曾在寫作上給她許多提點與很大的幫助。有一回,他到鼓浪嶼作客,某晚,舒婷陪他散步,蔡其矯先生說,這輩子要找一位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好難。說他碰到過許多女孩子,有美貌的卻沒才氣,有才氣的又長得不漂亮;難得遇上一位又漂亮又有才氣的女孩子,卻很兇悍。說完,長嘆了一口氣。
那一晚,舒婷很不服氣,覺得老詩人蔡其矯太大男人主義了。回家就寫了這首〈橡樹〉交給蔡先生。後來,此詩投稿,復出的艾青收到詩稿後,建議她將詩題改為〈致橡樹〉更適切,她接受了。這首詩於1979年4月在《詩刊》刊出(一說此詩先發表於《今天》雜誌,《詩刊》自《今天》選錄)。
本文開篇所引的是〈致橡樹〉的第一段,舒婷不認同女性必須全然倚靠男性的傳統愛情觀。接著,她寫出自己理想的愛情觀:「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舒婷這首詩,印證了法國十八世紀啟蒙時代著名作家蒲豐所謂「風格即人格」的觀點,此詩確實反映舒婷的人格理想,她看待兩性之間的交往,必須是平等的、比肩而立的兩個獨立個體。她以橡樹代表男性的陽剛,以木棉比擬自立自強的女性,彼此各自獨立卻又深情相對。這是她理想的愛情觀。舒婷這首詩的發表,竟然讓橡樹與木棉,成為中國人歌詠愛情的現代詩中一組嶄新的意象。
文學,其實是反應在作家日常生活之中的。我家那位老作家,心裡真是喜愛凌霄花,偏偏找來一株木棉種在身邊。與我結縭九年四個月,著實讓他煩透心了。他說:木棉有甚麼好?站得直挺挺的,那麼高大,十足的男人婆,讓人感覺很有壓力。做凌霄花多好,光看名字就充滿文氣,多麼柔媚可人。再說,攀援橡樹的高枝有甚麼丟人的?妻以夫貴,這可是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啊!
不是正談著舒婷,怎麼扯我頭上來了?咱們還是聊聊另一位詩人冰心吧!冰心有許多名句,我喜歡她《繁星.春水》裡的這一句話:「牆腳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這句話說得多有哲理,應該是冰心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吧!做人如果太驕傲,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眼界就會變得很狹窄。詩人心思細膩,用牆腳的花,來形容孤芳自賞的人,真是太貼切了。你以為呢?
只見老作家乜斜著眼睛瞅著我,悻悻然說:不要指桑罵槐喔!你又在說我孤傲,妳以為我聽不出來嗎?我回答:你怎是牆腳的花?不要胡亂對號入座。你是橡樹,你是巨人,絕不會要孤芳自賞的啦!倒是我,得要警醒一點兒,在往後有限的年日裡,能不能做一株挺拔的木棉,還真不敢說。但可以確定的是,我絕不做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來炫耀自己。
書房裡的空氣頓時凝成薄霜,那張橡木老書桌都微微發顫了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