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山水之眼

發布日期:
作者: 李福井。
點閱率:1,869

我的70文學作品展,上月在睿友金門文學館揭幕,有六位遠道而來的朋友,特地來金門參加,給我支持與鼓勵。六人之中有人是初次來,有人是第三次來。身為東道主,怎麼招待新舊客人,讓他們皆大歡喜,成為重大的考驗。
那一天我們特地安排到烈嶼一遊,由林福德與方天吉兩人作陪,洪清漳老師情義相挺解說。洪老師對烈嶼的自然生態有深入的研究,已經成為金門的專家,由他出馬解說可謂不作第二人想。
我每次帶朋友去烈嶼玩,都是固定那幾個景點,變不出甚麼新的花樣。那一天洪老師帶我們從三玄宮遠眺,只見海面寬闊,一片寧靜,復興嶼點綴其間,遙想當年烈嶼水上工作隊海上運補的險巇,已成為陳跡矣。
我們一行人信步到青岐的南海岸,觀賞玄武岩,洪老師是此方面的行家,每到一個地方,都有詳盡的解說。烈嶼的玄武岩與澎湖的不同,然而色彩繽紛過之,讓我們大開眼界。客人高興,覺得不虛此行,我們作主人的也很有面子。
第二站我們到了沙溪堡,我以前都沒有到過,聽說新近才開放的。從沙溪堡左觀大二膽,直面觀廈門濱海大道的大廈林立,這是除了雙口之外,欣賞廈門的不二景點。兩岸咫尺之間,但是心有千千結,這一個軍事據點,在歷史中有說不盡的千言萬語,盡付浪潮之中。
回途登梯之間,苗栗來的客人陳正芬博士,回頭一望,發現有一塊石頭像孫悟空,往下一瞧壓著一個豬八戒,維妙維肖。溫哥華來的陳興漢先生,素有溫城油翁之稱,觀覽之餘,詩興大發,立馬寫了一首打油詩:
齊天大聖美猴王,
烈嶼打工守海疆;
同夥還有豬八戒,
眉頭緊鎖苦難當。
題記是2020年1月3日。
經過這一品題,好像石頭就有了生命,整個景點有了人文的內涵,就活了過來。以後有遊客登臨,大家口耳相傳,這個景就成為勝景。而最先發現的是陳正芬博士,題詩遠傳的是八秩晉一翁陳興漢。他們無形中就與烈嶼山川結合在一起,傳為佳話。
這使我想起明朝竟陵派的文士鍾惺所說的:「山水者,有待而名勝者也,曰事,曰詩,曰文,之三者,山水之眼也。」沙溪堡孫猴子打工守海疆,就是山水之眼,讓人心有戚戚焉。
沙溪堡這樣一個軍事據點,一定有很多故事,但是都淹沒而不彰;不獨沙溪堡為然,金門一定有很多故事,這些故事如沒有詩,沒有文,這個山水與地方就沒有眼,豈不可惜。
睿友金門文學館旁,有一塊「阮的家鄉是碧山」石碑,文學家黃春明題,碑後刻有陳長慶先生的一首詩,兩者相得益彰。這一塊村碑,就是碧山之眼,整個碧山村因有這塊石碑而活了起來。這個題字的因緣怎麼來的?那是金門書院無心插柳,陳長慶福至心靈的傑作。
金門發展觀光事業,如果能賦予山水之眼,那麼遍地皆是勝景也。年前向書畫大家鄭善禧老師拜年,談及北山紅土斷崖--現代赤壁古寧頭,如果能有詞賦、詩文、書法勒刻於其間,就會讓這個景點顯豁出來,成為歷史名勝。如今詩人余光中、洛夫都已歸道山了,山水有待人而傳,人有待山水而壽者,豈不相失於其間?
因此,山水要有眼,須人本身先有眼。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