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誓願老不休─八十生涯瞅睬》序文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清國。
點閱率:1,960

我庚辰年出生,到去年己亥年,正好成長八十載。今民國109年〈西元2020年〉,庚子年,我要出版一本書,書名稱為《誓願老不休─八十生涯瞅睬》。誓願老不休,表示我八十歲後,還要量力終身學習,終身工作,終身精進,終身奉獻,當要以健康為主;八十生涯瞅睬,是我成長八十載,該回頭看一看,我八十生涯成長的過程怎樣?它應該也是我一部人生際遇的歷史吧?
民國29年,我出生新加坡,36年跟隨祖母、母親返回金門,陪同獨居的祖父。37年進入金門金寧湖埔國民小學就讀,38年10月25日國共戰爭,古寧頭大戰爆發,學校全面停課,我居家湖下村並沒受到戰爭地威脅,我還爬上屋頂,看機關槍和砲聲,格、格、格、貢,聲響所發布在天空的火光,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
古寧頭大捷後,局勢雖轉安定,但國軍受命陸續增防金門,以防中共再來犯。當時我家大廳、廂房、櫸頭等空間都住進阿兵哥,大廳士兵排排睡,連長、副連長各住一間廂房、幹事住櫸頭,大厝門板全被拿去做碉堡。我捫一家人被趕到護龍居住,此時真是軍民一家啊!
局勢安定了,我又繼續在村內的一間民房上學,自己帶課桌椅去教室上課,如在祠堂,因空間大,就用土磚當柱,上面舖上長板條,雖可代替課桌椅,但同學彼此干擾太大,常因之吵罵甚至打架。小學我曾患過一場大病,而輟學在家一段期,因之我小學讀了八年。
直到民國44年才在金寧鄉湖埔國小畢業,考上金門中學,又因「九三」砲戰,學校以學生安全為由,決定從現址金門中學遷往金湖鎮成功村,學校又要我們自己搬課桌椅到新學校上課,這些苦況不是現在青年學生所能體認的。
「九三」砲戰期間,我為生活曾上山挖地瓜,差一點被砲打死,嚇得兩腳發軟,無力走回家,算是大難不死的小伙子。
初中會考我以第六名畢業,免試直升高中。卻又因47年「八二三」砲戰,金中921名初一到高三學生,全部分發到台灣省立32所中學寄讀,我二姐家居雲林林內,我登記分發寄讀雲林斗六省中。49年斗中畢業,參加保送大學會考沒考上,返金就讀金中附設特師科。
51年畢業任教母校湖埔國小,當年金門正流行「結婚三八制─要八兩黃金、八擔豬肉、八千元台幣的聘禮」,我家窮苦,人家卻來提親,母親整天為我苦惱借不到結婚的聘禮,我看在眼裏,心知肚明。二年服務期滿,53年我又趕快離家赴台,繼續升讀台灣師範大學社教系,學成返金,57年任教金城國中,認識台南籍的現在太座周鳳珠老師,結果是更為美滿。
任教三年,承蒙金寧鄉親提攜支持,當選金門縣第一屆金寧鄉民選鄉長,61年調升縣府民政科〈處〉長,68年轉任金沙國中校長,因從政時間太久,對教育深感生疏,於是趁暑期趕赴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就讀40學分班、以充實教育技能。後調任金湖中小學、金寧中小學、烈嶼國中、金城國中校長退休。
因為喜愛寫作,我又就讀在職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研究所,榮獲碩士學位,後因城中甄選續任失敗,91年8月申請提前退休。
9月我進入佛光山金蓮淨苑學佛,10月赴日本本恓寺參加金剛會議研討會,後又赴美國西來寺參訪。學佛讓我體會到失敗不一定不好,「退步原來是向前」,退休讓我提早四年進入佛門學佛,失敗反會帶來幸福的美滿果食。
為了精進書法技能,退休後也遠赴中國北京師範大學藝術學院書法專業研究所進修書法課程42學分,因書法將是我終身的志趣。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我回想這八十生涯,各個階段的目標我都盡心盡力以赴,成果並不滿意但還能接受。八十歲後,我最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養生─健康長壽,因之我每天過著禪修半閉關式的生活,上午在健身房、游泳池渡過;下午、晚上在家休息,已不太參加對外的一切應酬活動,希望愛我的長者或好友都能諒解。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