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鼎仁。
點閱率:2,532
字型大小:

古城西門外,住著一個西門大官人倪振金夫子,望海新墅國旗飄飄,正名「古風小學堂」。教幾個小小蒙童,也有幾個金大生程門立雪,不得不收入門下,從此其弟子遊學有方。去年我集朱熹榜書寫成:「忠孝節義;書劍江山」為古風小學堂,學規暨弟子輩序字云,用朱熹法書所製,有些字找不到朱體,是我畫出來的字,以贊同其如朱子設教,興學古風。「古風小學堂」義學招生已屆五年,如願招收「書字輩」七人額滿,時疫橫行授業如常。古風依舊是劍膽琴心,追慕聖賢先師,以天下為己任的初衷,無計個人毀譽,使金門義學私塾獨標傲岸格局!
我幾次受邀到古城外小學堂,參加開學依古禮拜師儀式盛典,過古城、迎古風、興古學,也不免要自我作古一番,用閩南古韻,升堂吟唱一首唐詩「春江花月夜」,引得倪山長詩興大發,接著他隨即也唱一首宋詞「玉樓春」。詩詞是彎曲的語言,詩詞是音樂性的文學,用古調來唱詩詞,已有幾十年的癖好,我輩也只遇振金同學一人,時相酬唱,引為知音,正如呂西村所說:「嗜書成癖;好古欲狂」。一般新作曲給小朋友唱的詩詞,我則搭不上腔。
唐詩分古體詩、近體詩、樂府詩。張若虛七古詩-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遶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計有36句的長詩,有浪漫纏綿的情調,台北天籟詩社傳唱百年的閩南語古調,有濃厚的「南音」成分。我就是先學會這首詩的唱法,再把它帶入「南管」,花了十來年時間,才把南管琵琶、洞簫、二絃、三絃、檀板唱腔基本功搞懂一點,還粉墨登場獻醜。南音難!難管!
宋詞也叫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等。它是按曲譜詞牌填詞,因此格律十分嚴格。南北朝時的「樂府詩」,就是「宋詞」的前生身。宋劉克莊玉樓春-戲林推:「年年躍馬長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錢換酒日無何,紅燭呼盧宵不寐。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這也是我最喜歡吟唱的一首宋詞。 劉克莊南宋名詞家,福建莆田人,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興化府莆田,不說閩南話,也不說福州話,閩東居中有歷史悠久的興化話。莆田在唐代出美女,梅妃江采蘋(被楊貴妃幹掉,在冷宮寫下:何必珍珠慰寂寥),莆田在宋朝出有媽祖林默娘,受人崇拜的女神。
《吹劍錄》:「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子,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東坡)」,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部分宋詞是當時的流行歌曲。而今,古詩詞的唱法瀕臨滅絕,詩詞是有古譜可以照唱,大部分古譜失傳,有模仿古曲、南音、崑曲等宋詞重譜,如清著的《碎金詞譜》有了今譯,元曲是依《九宮大成譜》,用崑腔來唱。
師大邱燮友教授在民國六十年代推出的《唐詩朗誦》、《詩葉新聲》、《唐宋詞吟唱》一系列錄音帶教材。收錄台灣傳統吟詩曲調,莫月娥女史唱的「天籟調」,使人蕩氣迴腸。邱教授更廣採福建流水調、客家調、宜蘭酒令、江西調、常州調、溫州調、浙江調、江蘇調、湖北調、安徽調、河南梆子等。唐《集異記》記述王昌齡、高適、王之渙的旗亭會唱,文人的絕句詩,是配以管弦傳唱的。
張奇才先賢生前會吟唱金門調古詩,我常與他詩酒交會,只錄得他一首遺音,我老是學不會金門的唱腔。小時常闖進後浦北門李朝啟塾師家中,私塾教學的朗朗讀書聲,至今難忘的閩南古韻!我對古韻的追尋,只得下海學南音,一曲千年絃管,哀怨特別多。至於詩詞,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唱,金門少知音!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