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說朝聖南台灣
復活節,被釘死於十字架上的耶穌,下降陰府後三日復活了!復活的耶穌超越了死亡,故其在宗教上的意義,復活節大於耶誕節。
4月中旬復活節前夕,默思朝聖南台灣。
2019年11月中旬,隨新北市永和聖母升天堂高福南神父作了一趟南台灣朝聖之旅,既定調為朝聖,故以教堂為旅遊主題,三天共拜訪了六座教堂:1.鹽水天主聖神堂;2.玉井吾樂之緣聖母朝聖地;3.安平聖樂倫天主堂;4.萬金聖母聖殿;5.武潭無染原罪聖母堂;6.佳平法蒂瑪天主堂。
台南鹽水以蜂炮出名,可見民間信仰之盛。第一眼看到鹽水天主聖神堂,不禁懷疑它是教堂還是廟宇?1955年,德籍的方濟會士胡國臨神父,遠渡重洋初來鹽水鎮傳福音,為了讓外來宗教能融入當地民間信仰,胡神父建了座中國式的聖所。1970年後,李少神父擴建聖所,先後完成「聖母亭」、「祭天殿」,強烈的中式建築色彩依舊。因此,我們看到的鹽水天主聖神堂,聖母亭裡的聖母貌似媽祖,祭天殿的彩繪,耶穌與門徒都穿東方服飾,鹽水版的「最後晚餐」,甚至出現了「拿筷子吃包子」。至今,鹽水市場的老人還津津樂道「黑(胡)神父」開疆拓土的傳奇!
台南玉井以盛產芒果出名。玉井天主堂開教於1960年代道明會岳峙淵神父。
我知聞玉井天主堂多年,因為2010年代,該堂「涼麵神父」李若望親自帶教友林玉芬來金門大學就讀,四年間,玉芬為金門天主堂帶來許多美好的聖樂,李神父亦來金門多次。來到玉井,才知道此教堂為「吾樂之緣聖母」朝聖地,意謂:聖母生子,為普世帶來喜樂。教堂內的聖母像安座於1962年的聖母升天節,為羅光總主教所贈予、蒙教宗降福、遠從羅馬郵寄到台灣。
台南安平以古堡出名。1956年安平天主堂由美籍遺使會會士華克施神父開教。現址的安平聖樂倫天主堂(聖樂倫,西元第三世紀的教會執事聖人),於2003年由賴效忠神父所整修,設計新穎、時尚,大面積的窗戶使聖堂充滿亮光,聖所中心恭奉榮福喜樂的聖母升天圖。此外,教堂的「安平天主教文物館」,長期致力於收集百餘年來台灣傳教士的宗教遺物,並作不定期的展示。此行,費格德神父不僅為我們作了精闢生動的導覽,並請我們品嚐台南小吃豆花、蝦餅。
屏東萬金聖母聖殿號稱台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1861年,西班牙籍的道明會郭德剛神父來萬金傳教,1870年,現址新教堂落成,1984年,獲教宗敕封為「宗座聖殿」。萬金以一村近30戶皆為天主教友而成特色,每年12月的堂慶「聖母遶境遊行」更發展為屏東縣的重要民俗活動,朝聖者、觀光客絡繹於途。多年前,我曾隨先生到過萬金,此次再訪,聖母聖殿的環境改變不大,但因近年來我個人對宗教的投入,故對道明會的深耕萬金體會更多。
武潭無染原罪聖母堂和佳平法蒂瑪天主堂皆屬屏東泰武鄉原住民部落。1950年代,天主教即進入原住民部落,1953年,佳平天主堂建立,1964年,武潭天主堂興起。想像中,原住民的教堂是簡樸的,但連續拜訪武潭無染原罪聖母堂和佳平法蒂瑪天主堂,才發現山地的教堂毫不遜色於平地,甚至更為堂皇。
武潭無染原罪聖母堂新修於2016年,佳平法蒂瑪天主堂新修於2018年,嶄新的大教堂造價皆數千萬元,設計精美、炫麗,大量的木雕奔放著濃烈的原住民色彩。其中,還有杜勇雄神父雕刻的大型聖像。壯觀的教堂令人目不暇給,美不勝收。
三天的南台灣朝聖之旅,每天有彌撒,每座教堂有導覽,三餐多樣化:早餐酒店自助吧,午餐當地小吃,晚餐旅遊團餐,全程平安喜樂,堪稱「是朝聖也是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