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歲月行走

發布日期:
作者: 宋克偉。
點閱率:2,332

前些日子,一個人走進太武山,走在山路野徑上,特別留心胯下腳足的承受與感受,月餘未登山,往上攀爬有微微筋骨疲乏,髖骨開闔略有澀痠,下坡時膝蓋得用力支撐,雙手攀扶樹幹枝椏,行走尚可,但漸有感的身軀骨架,讓人明白歲月道上走就這麼一回事。
上個月陪媽島上四處走動,午間到鄉間著名餐廳用餐,老闆與媽是舊識,前來寒暄,說起兒子逾四十猶未娶,自己手藝無人傳承,餐廳亦無人接手,只得自己撐著,話多感慨,語頗唏噓,他與媽同年,七十有餘,猶需裹著圍裙執勺翻鍋,忙裡忙外,見他走路略微蹣跚,明顯地脊椎已側彎,實在是累得「歪腰」了。
想起爸在約五十歲時,而我方二十許,見他高舉著生鐵製黑鍋在爐灶艷火上,揮勺快炒,輕鬆地單手舉起沉鍋翻滾耍動得虎虎生風,那勺子撥灑菜肴食料,再舉起鍋子猛然幾下高拋摔滾,菜餚滾滾、顏色紛紛,老爸敏捷地空中接起,熱鍋快火,瞬間熟成,臨起鍋時將鐵勺敲擊鍋沿,鏗鏘有聲,有次,我在廚房等端菜上桌,他有些試探,有點輕渺地對我說,少年仔,你試試看能不能舉起這支「鼎」,我一手猛舉,鐵鍋文風不動,兩手合力舉起,約略可提,但只停佇上舉,無法作任何動作,頹然放下,慚愧了!
人在歲月道上走,走著走著就老了,爸也就大約八十歲時,走路就開始顛顛危危,搖搖晃晃了,大弟買了拐杖給他,他只用在撐身起立或上樓梯時使用,出門是絕對不拿的,我想起外公也是如此,年老後行走搖晃,就極少出門,怕扶杖不好看。
我的筋骨從小就不強韌,而今腳踝轉動間咔嚓聲起,膝蓋深蹲亦??啪微響,所以我每天拉筋作操,惟恐早衰,深怕行走無力,就此深坐角落,不發一語。
還記得高中時,同學阿忠與老劉某天發神經,約定放學後,不坐公車,一路從金城跑到山外,我們一群同學坐著金城往山外的公車回家,車行在「中央公路」,遠遠地看見他們穿著背心、短褲跑在路旁,大夥開窗吶喊加油,車過後,猶在後車窗張望著他倆,那時真是年輕、有勁呀!後來過了約三十年,我約阿忠登山,他人未到山頭,卻遲疑緩行,氣喘吁吁,膝蓋鉅痛,幾無法下山,眾人等了又等,還在山谷處小睡等候,惟我一路陪伴,對著他喊「爺爺,你要趕快走呀!」直至日落山頭,四野幽暗,夥伴們點起頭燈等在終點,他才勉強走到,歲月不等人呀!
我喜歡走路,能走我一定走,至於跑步,偶或,年輕時以為青春猶在,時光尚早,自恃身強體健猶多時,哪曉得從懵懵懂懂,到渾渾噩噩,人生一瞬,稍一回神就青春殘存,歲月已晚,「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