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的三條步行路徑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明傑。
點閱率:1,856

新冠疫情引爆全球一地接一地的肆虐,至今,仍不見有盡頭的跡象,一般認為只有開發出新疫苗,才有可能將這刁鑽的病毒控制下來。目前,專家呼籲大眾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待在家裡。同時,多運動、睡眠充足、注意營養,以增強免疫力。
說到運動,讓我想說說自己平日的簡易運動;我的運動相當簡單,就是步行、走路。已經忘了何時開始喜歡上步行?年輕時也愛跑步。一回,與家庭醫師談到運動,醫師建議我多走路,從那時起更堅定我將步行當作自己的運動。有人或許會認為走路多無聊啊!但對我來說,卻樂此不疲。記得剛開始移居北美,當時雖然已是多年的開車老手,但到了新國度仍須重新考駕照。在還沒有買車代步的情況下,便以住處為中心,數公里為半徑,以走路來認識環境。我走過了市集、學校、公園、教堂。不期而遇當地最大的河流,水面漂浮著自上流採伐來的原木、綠草如茵白色圍欄圈著的跑馬場、樹幹壯碩的櫻花老樹,開花時節的繽紛燦爛、沿途別緻的屋舍……,這些都是以往我不熟稔的景物。
由於養成外出走路的習慣,成了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使得每一處我常造訪的地方,建構起自己喜歡的步行路徑。
以北美住家來說,由於大陸型氣候,四季分明,步行時,沿途季節的更迭隨時顯現於眼前。春日的花團錦簇鳥鳴啁啾;夏季樹林的茂密濃綠;秋季除了楓葉轉紅,變色的樹葉無不竭盡所能變了色彩;冬天除了松柏等長青樹外,樹葉幾乎掉光光,下起雪來,又是一種寂靜清冷的感受。我沿著僻靜的馬路行人道,經過一個社區又一個社區,一直走到社區圖書館。這時,或進入借書,或再走遠些,穿過一處樹林走入一個公園。如此的生活作息,即使冷冽的冬天也不例外,除非下雪下雨不適合行走,才開車到附近商場運動。
返台的步行路徑則完全不一樣,這是一條新穎高樓林立的街道,有寬闊平坦的行人道且行人不多。兩旁種植著白千層,分隔島上是細葉欖仁樹。近年來,有些大廈前種了櫻花,開花時節光彩奪目成了街道亮點。我沿著住處走著,一直走至一商場,內有一知名大型連鎖書店。有時,我會進入稍作休息,順便瀏覽翻閱書報。有時不再停留直接走回住處。一路上原本房屋仲介店多,最近中醫診所、銀行、便利商店、小型超市,紛紛多了起來。
回到家鄉,是一條我熟悉的路徑,從年少時便經常漫步的道路。我沿著小路走至浯江溪口,溪口已繁殖出一大片紅樹林,蘊藏著為數眾多的彈塗魚及招潮蟹。傍著海邊走至夏墅,這片水域隨著季節有成群鳥類飛來棲息覓食,是理想的賞鳥地點。抵達夏墅繼續往上走至延平郡王祠,祠前,近可居高觀賞海上建功嶼,遠望烈嶼橫亙於前,大陸起伏山頭襯托於後。有時興致來,會再踱入附近漁村后豐港,瀏覽村中古厝。或是沿著那條筆直又少車干擾的馬路走至賢厝才折返。
再說居家防疫運動,居家做些運動是必要的,健身操、瑜珈、走樓梯、壓椅子、室內腳踏車、跑步機等,只要能達到運動功效都是好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