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老歌情懷

發布日期:
作者: 陳為學。
點閱率:2,309

洪春柳博士打算在社區大學開一門「聽歌說故事」的課,邀我跟她一起主持,我因至親身體違和婉拒,但卻勾起了我熱血澎湃、潛藏已久的老歌情懷。
小時候,我住鄉下,隔壁駐防一排阿兵哥,其中不乏「老芋仔」,平日他們都喜歡聽老歌,舉凡周璇、美黛、紫薇、顧秀瓊、白光、閻荷婷等老歌星的歌曲,都是他們的最愛。
那時流行黑膠唱片,星期假日或晚飯後,就是他們與居民甜蜜的互動時光,借住我家「口間」的阿兵哥,工作不忘娛樂,有空就搬出唱機和黑膠唱片,刻意調高聲量,向全村大放送,愛湊熱鬧的小蘿蔔頭們,很快就陸續的聚集在門口,天真無邪、似懂非懂的湊在一起聽老歌。
老芋仔是位幽默風趣的軍人,他知道光是播老歌,不可能老少咸宜、雅俗共賞,靈機一動,就買了些較通俗的唱片,印象最深的是「張帝找阿珠」,透過張帝機智伶俐的嘴巴,詼諧逗趣的腔調,很快就擄獲男女老少的心,連一向不喜湊熱鬧的四嬸婆,也常被張帝逗趣的對話「我老了」、「我醜了」給吸引了來,其魅力可見一斑。
那時,家裡還沒電燈,每天吃過晚飯,我常跑到隔壁張文彥排副(即副排長)的辦公桌做功課,他喜歡聽新聞,七點一到,他就扭開收音機,不久傳來「光華之聲金門廣播電台報告新聞」,新聞播過後,常有老歌時間,我最喜歡凌波唱的那首「加多一點點」,當年她唱紅黃梅調,沒想到她的老歌功力也中規中矩、有板有眼,詮釋這首俏皮逗趣歌曲的能力,可說游刃有餘,堪稱一絕。
另外,白光唱紅的「魂縈舊夢」,她那看破紅塵、老於世故、低沉而帶磁性的嗓音,詮釋往日情懷的能量,不疾不徐,讓人好似在傾聽一位智者訴說陳年往事,她歌聲中帶著淡淡的哀愁、微微的無奈,精準的唱出生命故事、人生之歌,叫人百聽不厭。
紫薇唱紅的「綠島小夜曲」,更是家喻戶曉的抒情歌曲,儘管很多歌星都在翻唱,但聽來聽去,還是她唱得最到位。她柔美的音調和聲線,娓娓敘述故事的能力,彷彿這歌是專為她量身打造的一樣。每當歌聲響起,遠遠近近,無論識與不識,都會跟著節奏哼唱幾句,歌曲的凝聚性和渲染力,實在可觀。
我不懂藝術歌曲,但在一次村莊戲台的勞軍晚會上,我聆聽了一位婀娜多姿、中氣十足的歌者演唱顧秀瓊的「海燕」,從此迷上它。至今那一連「啊……啊……」很久的拉長音,仍如餘韻繞樑,如魔音穿腦似的,時常在耳際響起,不知何時才能再聽到如此的天籟?
記得有一次,閻荷婷偕同凌波到金門勞軍,當時凌波因「梁山伯與祝英台」演出轟動的關係,聲名如日中天,對戰地軍民而言,有她在的場合,幾乎就是票房的保證,大家都想爭睹梁兄哥的風采,不意卻冷落了藝術歌后閻荷婷,後來聽說閻小姐對此行不被重視,頗有微詞。
但,閻小姐那大家閨秀的儀態與風度,仍吸引許多歌迷的心,在老一輩歌迷的眼中,她仍是舉足輕重的名歌星。她唱紅的紅豆詞、在那遙遠的地方、東山飄雨西山晴、薔薇訴願、長白山上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久聽不厭的好歌。
而今,無論我身處何方,只要聽到熟悉的老歌,我的嘴角就會跟著旋律跑,毫不設防的被牽引到那古老的、兒時的懷舊氛圍與記憶裡。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