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金門縣美術家聯展
「亥豬子鼠流年行疫;華夏神州齊駕淨原」,世紀時疫橫行,新冠病毒全球擴散之際,墜入末世的恐慌,諸事不宜,只得時刻自我防範。一年一度的全縣美展,堂堂皇皇的進入第29個年頭了,不管疫情的險惡,金門美學依慣例,如常開展於金門文化局,並巡展於烈嶼文化館。宥於現實環境安全考量,避免聚會接觸,就不舉行展出的開幕儀式,自行錯時觀賞。也許自我與世隔離,深居簡出心無旁鶩,在家潛心創作,所以本屆展出作品,無論國畫西畫,都有長足的進境!每年的金門全縣美展,並不是金門美學會的年展,而是金門全縣的美展,廣邀海內外金門相關的美術家,共襄盛舉。擇優展出,並出版參展作品畫冊,永誌紀念!
藝術是一種通過審美創造的活動,以呈現創作者的人生體驗和理念,在想像過程當中,實現了審美的創作作品,這便是藝術家學識、情感和理念等的一種綜合性心理活動,所呈現出來具有生命力的原創作品,如文學、音樂、繪畫、戲劇、建築、雕刻、舞蹈、影視等。因此,藉藝術必然可以滿足我們各種審美的需求,並進一步對精神領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知,藝術是一種表達或傳達人類情感的媒材或手段,它的主要內容,俱是存在於人心的情感。
視覺藝術是「藝術」活動的一部分,我們概稱為「美術」,一般都將視覺藝術稱為「造型藝術」,由創作者的眼光來看「視覺藝術」,是以視覺為媒介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或是以視覺為主,來欣賞藝術作品。例如:繪畫、雕刻、建築、工藝、設計和裝飾藝術等,美術的創作活動諸多項目,經由藝術教育來提升藝術鑑賞能力,陶冶生活的美感情趣,提升精神層面的美感享受。
一件作品之所以能夠成為藝術品,主要是因為它能使我們的感覺,具有一種深刻的導向。因此,我們大略可將藝術,視為一種思考的「理念」,或對「美的心靈感受」的一種傳達,而藝術品則是這些理念,或感受而產生的作品,藉由某種技藝,經過造型創造後,具體呈現出來。
「當代藝術」的主流價值,在於創作者的史觀、美學觀與學養能力等因素,這些都影響了我們對藝術的認識。我們並不能以「視覺美術」,片面地來取代「藝術」。在多元價值當道的今天,藝術應該透過感知的學習教育,提供一些美學的觀點!
視覺藝術是美術館專業資源,地方上一直不能提供適當館舍空間,存續這塊文化資源,不利於金門美學的發展。全台各縣市都有一間美輪美奐的美術館;私人美術館更是不少見,唯獨金門樣樣缺如!號稱文化建縣,而不能重新看待有創造性的永續文化,我們已經苦苦等待了30年!活著的美術家無館可管;李錫奇遊魂在外,祂找不到故鄉的「現代美術館」可以皈依!金門的文化質依舊是,流浪者之歌灌醉了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