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移動的藝術

發布日期:
作者: 王學敏。
點閱率:2,245

中國山水畫裡,有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重山峻嶺之中,羊腸小徑迴繞,緲小人物點景,為空靈的畫境增添幾筆動人的故事性。一句巧妙有緻的「山形步步移」,道出中國畫家筆下幽微細膩的情思。隨著腳步逐漸移動,眼前所見的景色,也不斷變換,真是峰迴路轉,柳暗花又明哪!
途中,偶遇某處絕美風景,宛若夢幻仙境,忍不住駐足,正所謂賞幽攬勝,流連而忘歸。然而,為了前方的目的地,縱有悅目舒心的美景,亦不得不拋捨,繼續向前。
少時習畫,接觸「山形步步移」之後,便時常思考這話的深意,幾十年來,緩緩在心裡發酵。我理解到人生也是一項爬山登峰的進程。我們這一生,確實是需要經歷無數次大大小小的移動,才能畫下完美句點的吧?
有沒有誰?能夠清楚記得自己從母腹中移動到人世間來的過程。這人生最初的移動,竟許是值得痛痛快快大哭一場!
作別身為胎兒時,在母親全然供應與全心珍愛的舒適環境中悠游,此刻,不得不以以倒栽蔥的姿式,配合萬有引力,歷經千辛萬苦,一寸一寸朝母體之外,那個福禍未知的世界,移動。
小娃兒見風長,由謙卑的爬行,開始探索人生。以有限的視角看世界,於爬行類娃兒而言,仰視父母親,那當然都是巨人,看一隻貓咪,如見一頭胖虎,總之,低微緲小的日子,總要忍耐到自己背脊骨硬朗了,才能直立起來行走。此時,雖然搖搖晃晃,畢竟,視角提升了,視境也寬廣許多,內心真有無限興奮。自此,人生是一步一腳印,山形步步移。
移動,真是一門藝術。我真這麼認為,每一次移動,都可視為一次創作,一次有計畫的、至少是靈府裡確認過的創作。這話怎麼說呢?你向前?你向後?或左移?或右移?甚或原地轉個圈兒,也都算是某種移動,某種創作。既說是藝術,那麼,先要確定創作意圖,選定主題(基調),黃金比是少不了的,佈局、用色……等等,都需要考量,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感動自己?
一生之中,受教育選學校、選科系,畢業後,選行業、升遷,交朋友、結婚、生子,搬家……,在在都是移動,也都是創作。誠然,創作是喜悅的,創作也是辛苦的。此間,進、退、得、失、取、捨,也都是藝術。不相信嗎?換個工作試試,結一次婚試試,搬個家試試……。感受一下移動的藝術。
前頭談的,是有形的、外在的、受時空限移動。接下來,我想用剩下有限的篇幅聊一聊,於我們內在悠遊,不受時空限制,卻能無遠弗屆的移動─「想像」。想像,或說心念。人在斗室中愁煩,只要心念一轉,瞬間便置身於碧海藍天廣袤無垠的美境之中,整個人、整顆心都飛揚起來了。想像就是宇宙。心有多自由,世界就有多寬廣。停筆前,我想套用高曉松的母親給他的那句話:「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此刻,我要說:「移動,不只是生活的挑戰,還有想像和詩。」炎夏移動,總教人揮汗如雨,何不立刻啟動想像,來一場清涼浪漫的北歐之旅。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