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憶父督課模範街

發布日期:
作者: 王先正。
點閱率:1,980

模範街是浯島歷史建築,遠近馳名,五十幾年前,我曾在模範街縣府宿舍與父兄住了將近一年,之前,大哥先振、二哥先斌住更久,那兒是我重新奮起的起點,也是家父牽掛家人、督課子女的憂喜所在。
先父永仁先生仙逝距今已有十七年了,近日我重溫他手寫的回憶錄,看到八二三砲戰後,我們一家老小渡台避難,擔任公職的他,獨自留金在縣府上班養家。他憂心在台子女課業,白天辛勤工作,夜晚又殷勤修書勸勉兒女。
民國三十四年抗日勝利,金門光復,家父奉派辦理保甲工作,再調縣府兵幹班受訓數月,結業後訓練壯丁隊,調任珠浦鎮隊附,辦理徵兵等業務,三十八年調升縣政府科員,古寧戰役後,金門縣治暫停,改為軍事管制區,派任金盤區長,四十年金盤區與古寧區合併為金寧區,調行政公署政務科衛生股股長,之後專職主辦人事業務。四十二年金門縣政府復治,家父主管全縣人事,是戰地政務時期,第一位金門籍人事主任。
四十八年七月一日,縣政府搬回模範街舊地(即今日商會所在)辦公,人事室與軍事科共用辦公廳,在西邊護厝中間。家父回憶錄說寢室分配在模範街十九號縣府餐廳樓上一個小房間,係兩位科室主管共用之宿舍。(先正按:日後我看到幾本研究模範街的書籍寫說當年一樓做縣府員工餐廳及廚房,二樓為宿舍的是模範街二十一號及二十三號,讓我感到不解,此屋右邊現址門牌十七號及十九號,曾供正氣中華報社使用,我推測早年此兩屋可能合用十七號門牌;而二十一號及二十三號,早年則是合用十九號門牌。由調查繪圖可知,這四個門牌的房子,是兩戶做一大戶整體設計,每兩戶的中間都有天井。今日門牌二十一號及二十三號的房子,天井中有一口井,冬暖夏涼,我曾經汲水來用,而且從木梯上二樓,正對著我們所住的小房間。近人調查所繪隔間與我當年居住所見類似,此屋應該即我民國五十六年九月入住的縣府員工宿舍。而且,近年我為二哥申請他五十四年入住模範街的戶籍謄本,謄本上的戶籍地址,也是寫著模範街十九號)
民國五十二年七月十八日,家父回憶錄寫說:「先振搭飛機回金門,親戚朋友都很誠意招待,慈親大人亦往宮廟拜拜,祈求庇佑日後順利。現與余同住縣政府宿舍,在縣府伙食團搭伙食,已向金門中學申請轉入,並準備託友人補習英、數、理、化。」
五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家父寫信給家母:「先斌回金門就學,已簽奉縣長批准在案,擬向金門中學申請轉入,但應先辦理返金手續,希即將先斌最近所拍相片寄來。」
五十四年二月四日,家父回憶錄寫:「之前來台開會,今日回金門,先斌同日同機回金門。」
同年十月十九日,寫信給先正:「為父此行來台兩週,發現你兩次外遊時間甚久,不無影響學習,為父心中甚為煩惱,因為你係國小六年級,如果不注意用功求學,將來升初中恐有問題。」
五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回憶錄寫:「接長女彩霞來信,欣知先正考取板中,余心中至為喜慰。」
五十六年二月十二日,寫著:「收到次女彩慧來信,內附先正成績單,十二科目中有五科紅字,余看完不禁頭暈眼花,飯都吃不下,更不能午睡,坐在寢室呆愁數小時,這個兒子是否不想讀書,如果不讀,就給他去做小工?真不知要如何才好?」
同年五月三日,寫說:「先正在台學業成績應速加強,或回金門就學以便督促,否則將來恐為學無成。」
九月二日,回憶錄寫道:「今天中午先斌往碼頭接先正,帶他去吃午飯,下午與先斌回后浦宿舍,準備明日到校註冊。」
十二月十六日,家父寫信給在台家人說:「在金門的先斌、先正,第二月考進步很多,第三月考亦於前日考好,大部份科目都是八十分以上,且很聽話不亂跑。」
引述至此,深悔自己年少荒嬉,幸賴嚴父督勉勸告,及時回頭,返鄉重新出發。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