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創作的孤獨

發布日期:
作者: 林金榮。
點閱率:2,128
字型大小:

孤獨是一面鏡子,從鏡子裡看到的還是自己。
國立歷史博物館常玉(1901年-1966年)畫展,我仔細觀賞他的每一幅作品,畫家晚年的作品中,不時出現了孤單的馬匹,簡筆平塗的黑馬、白馬輪廓,神采黯然地相向、或背向垂首等不同姿態。畫面整體構圖簡單,馬兒有種從視線中即將消失的感覺。而天空和地面的處理,呈現虛無的對比色塊變化,寥寥數筆的枯木線條,甚至弱化到一無所有的景色,色調的心情表現,顯得有些蕭條落寞。
嫻熟中國傳統的水墨繪畫,常玉的馬是其多見的創作題材,馬匹作為東方君子、良才的象徵,一度的反覆出現,意味著畫家油彩筆下的渴望獨白,充滿懷才不遇的心境,正在殷切找尋生命中的伯樂。佇立在畫作前良久,閱讀過他的生平事蹟後,心中還會有些不捨和惋惜。
常玉出生於四川的一個書香門第,自幼跟從名家學習傳統書畫,扎下深厚的國畫根底。1920年得到經營四川最大絲廠的大哥常玉民財力支助,讓他遠赴法國學習繪畫,吸收西方藝術的精華和擴充新視野。因為長時間留學法國,旅居巴黎,畫風自然地融合中西文化,無拘無束的表達自我為中心的藝術創作思路,大膽露骨的用毛筆描繪西方人體,時而沿用中國元素,不受束縛,極其任性地遊走東西方文化的邂逅與碰撞。1929年他開始在巴黎嶄露頭角,參與各個國際沙龍展出,成為知名的東方籍畫家。然而此刻傳來的打擊,大哥常玉民的絲廠經營倒閉,隔年繼而離世,在巴黎頓失生活經濟財源。常玉仍不改一向浪漫習性,持續揮霍、作畫,也因無法與現實生活妥協,接受畫作市場的商業規則,過著貧苦、病痛交迫的晚年。
常玉過世前的一幅畫作,命名為「奔跑的小象」,以黑色勾勒出小象,像單獨脫離群體,或者走失方向的落單者,不安地奔走;更像是被群眾遺忘、排擠遺棄的單體,原本龐然大物的形影,在空蕩的背景陪襯下,畫中的小象顯得格外的渺小、無助。
1966年常玉在巴黎的工作室,因煤氣外漏而過世,當時被視為一般到巴黎追求藝術的夢想者和最終淪落客死異鄉的藝術家,死後也默默無聞。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這位潦倒的華裔法人,才真正引起歐洲及台灣藝術界的重視。2011年羅芙蘭拍賣會,以港幣1.28億(4.75億)元成交常玉的「五裸女」油畫作品,創下華人油畫的最高紀錄,該畫是他生前創作的最大幅裸女畫,「東方馬諦斯」的稱譽聞名於世。拍賣市場價格持續飆升,2019年香港佳士得拍賣該畫,以港幣3.03億(11.6億台幣)成交,收藏界以珍藏他的作品為驕傲。國立歷史博物館收藏常玉晚期49幅畫作,又從私人藏家購得3幅素描作品,曾經辦過多次常玉的專題展覽與演講,博得社會大眾的熱烈參與及迴響。
常玉在有限的生命時間創作是孤獨心路,成就永恆的聲譽價值卻是在百年身後。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