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向西流
多年來,回台北已不開車,感覺公共交通網相當方便,與朋友相約見面或是前往近郊旅遊都不是問題。如此,不必費心開車又無須為停車傷神,漸漸改變我回加拿大的生活習慣,出門盡量以公共交通優先。溫哥華海邊幾處景點,原本是我經常造訪的。疫情期間的周末,景點湧入大批人潮,過後,常出現飆高的確診數字。因此,這些地方就少去,公共交通也少搭了。想接觸大自然,外出透透氣,只好騎著單車往遊客較稀少的河邊走。
河,是溫哥華所屬省分最長的河流,發源於洛磯山,來到靠近加美邊界,地勢趨向平坦,水波不興,沒有急湍,沒有浪濤,水流緩緩西流。偶而,有載運砂石或是拖著原木的駁船經過。沿著河岸闢有一步道,隨著河流蜿蜒,河灘上散佈著上游漂來的漂流木,各種花草叢生蔓延岸邊,瀰漫野趣。其中有一段早年的造船廠及魚罐頭加工廠,目前已闢為博物館。有幾處碼頭,停滿帆船漁船,桅杆密密麻麻矗立著,隨著水波搖晃。
通常我沿著河邊騎著單車,累了,就找個有樹蔭座椅或是漂流木上坐下休息,享受從河面吹來的陣陣微風,觀賞海鳥或是伴著馬達聲經過的漁船。
一回,在河邊椅子休息,有人過來打招呼:「常來這裡啊!」我跟他打了招呼,回說:「有時間就來逛逛!」原來他來自廣州,七十來歲身體硬朗,是來河邊打八段錦的。由於兒子來留學,學成留下工作並成了家。他與老伴辦了依親,來來去去兩地跑。說最近想回廣州一趟,但機票貴得嚇人,一趟機票,平日可搭好幾回。又聊到近年大陸經濟的飛速發展及文化大革命他被下放海南島農村七年,後來有幸繼續上大學,畢業時已是三十餘歲的人了!當老伴推著孫子嬰兒車來,才結束兩人談話。這些年,遇到大陸來的朋友幾乎為年輕一代,能講述自己親身過往經歷,這還是第一次。
河岸旁的幾個社區屋舍齊整,巷道靜謐花木扶疏,偶而也過去轉轉。有位朋友就住在附近,養了一條黃金獵犬。有一回,陪去遛狗,當走到一處叉路,狗兒執意往自己想的方向走,雖然主人緊拉皮帶往前,狗兒就是不依。最後,只好順從牠。朋友說,狗兒經常一出門就想繞過去看看鄰家的胖貓在不在院子。不巧,這回,胖貓不在,狗兒看似有幾分怏怏。這是件有趣的事,或許,貓狗之間也存在著某種情感交流、惺惺相惜?
疫情肆虐未歇,世事紛紜雜沓。河,未曾理會外在喧囂,逕自悠悠晃晃流去,不捨晝夜。沿途視野開闊放眼望去,有時僅見對岸的幾棵樹木。河旁沒有高聳大廈,也沒色彩亮麗的建築。但屋舍清爽宜人,最高只有四、五層樓,與地區各地的房舍並沒有特別之處。有的話,就是面向河流有一寬敞陽台,可放茶几椅子觀賞美景。老實說,河具有濃濃的原始味,正因如此,徜徉其間反而更加舒壓放鬆。
這時節,晴空萬里,河面光影閃爍;當夕陽西下,出海口霞光滿天,水波瀲灩,最是迷人。